近期,随着Facebook宣布改名“Meta”,“元宇宙”的概念又火了一把,成为一个投资风口。
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我们很关心这一变革可能给人的内心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今天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元宇宙”是一个术语,指互联网演变成一个虚拟世界,人们在其中通过数字自我或化身进行互动。
有人把这个想法归功于尼尔·斯蒂芬森1992年的小说《雪崩》,但沉浸式数字技术腐蚀的概念是斯蒂芬·金1975年的书《割草人》中的一个核心主题。甚至在100年前,在弗里茨·朗执导的《大都会》中,电力被用来为女主角创造一个邪恶的另一个自我。
评论人Gary Drevitch在上月发表的文章中讨论了元宇宙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从数据相关性上看,过度使用数字技术与许多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如躯体症状(6%)、抑郁症(4%)、精神疾病(0.5%)、妄想症(0.5%)和严重精神疾病(2%)。 一项研究对100名20~30岁的人进行了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IU,又名“网络成瘾”)、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特征的测量,这些人中大约有30%表现出了PIU的迹象。 270名18~30岁的年轻人参与了另一项研究,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的水平可以预测PIU,以及使用Facebook的频率。
诸多类似研究结果都很相似:数字技术的使用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症状之间存在关联。
这种关联意味着什么呢?
是数字技术的使用导致了精神分裂症(包括妄想和认知扭曲),还是那些有精神分裂症和认知扭曲的人倾向于使用数字技术?
有研究者认为,数字世界吸引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的一个原因是,能帮他们逃离那个引发他们问题的现实世界。而这意味着,如果你进入数字世界,就有更大概率接触那些对现实生活缺乏掌控的人。
以Facebook每天近20亿的用户为例,有10%的人患上了PIU(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那就意味着大约有100万患有精神疾病或类似症状的人每天都在数字世界中活动。
Gary Drevitch指出,在最好的情况下,数字世界可以作为那些有精神分裂症状的人的临时 “安全避难所”。但这个空间对其他人是否安全,还有待观察。
而最坏的情况是,沉浸在数字世界中可能会增加脱离现实的可能性,从而产生妄想症或精神疾病症状。
我们再次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一家数字技术公司在没有经过适当的科学风险测试的情况下,就提出了一种对公众健康具有巨大破坏性的产品。
这个问题其实由来已久,不论是游戏成瘾还是网络成瘾,都早已成为一部分人的心理痼疾。
该问题的根源其实在于,商业运作逻辑在一开始就不会去考虑人性的健康与否,在利润的驱动下,甚至常常反其道而行:产品设计所追求的“用户黏性”“不断回购”“忠诚度”等,本来就是“让用户离不开”(即“上瘾”)的优雅表达方式。
元宇宙很可能把这一挑战放大,成为未来生活的一大难题。
你怎么看呢?欢迎回复分享。
参考文献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digital-world-real-world/202110/will-the-metaverse-impact-mental-health
明明成年却感觉长不大,不能适应上班适应社会,该怎么办?| 映心倾听
了解抑郁症,极简史、故事与指南|心理书单
童话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读童话|心理书单
张鹂:《焦虑的中国:内心的革命与心理治疗的政治》(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