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科技巨头争霸元宇宙,微软、Meta、英伟达哪个更强?

2021年10月28日,Facebook CEO 扎克伯格在 Connect 大会上正式宣布公司更名为 Meta,并向所有人阐述了公司对元宇宙的理解和畅想。

科技领域的巨头们纷纷开始布局元宇宙,其中最受大家关注的当数 Meta、英伟达和微软了。

2021年10月28日,Facebook CEO 扎克伯格在 Connect 大会上正式宣布公司更名为 Meta,并向所有人阐述了公司对元宇宙的理解和畅想。

2021年11月2日,微软 CEO 萨蒂亚在微软 Ignite 的开幕演讲中,大篇幅描述了微软对其元宇宙平台的构建,并展示了微软云服务对元宇宙相关应用支持的案例。

2021年11月8日,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 GTC 大会上重点介绍了公司目前所开发的 Ominiverse平台对元宇宙的支持,并再其次强调了数字孪生的意义和价值。

丨三家科技巨头分别是如何定义元宇宙的呢?

Meta 认为元宇宙是一个能够打破空间、距离、形态和模式的,全新的人与人之间交互的方式。人们可以通过虚拟叠加现实的方式重新创建自己的家园,或者构建一些只有在虚拟场景下才存在的事物。

Meta 定义了元宇宙的八个基本概念,即 Presence 出席、虚拟人 Avatar、主空间 Home Space、瞬移 Teleporting、互操作性 Interoperability、隐私与安全 Privacy and Safety、虚拟商品 Virtual Good、自然接口 Natural Interface。

英伟达认为元宇宙是一个三维的虚拟世界,而互联网则是一个二维的数字世界。互联网是现实世界的一个数字化的叠加,结合了二维的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信息。

未来元宇宙中的虚拟世界会像今天在互联网中的网站一样,人们可以在元宇宙里购买和拥有包括房子、家具、汽车、奢侈品、艺术品,就像我们今天在网上买歌曲和书一样。元宇宙会和互联网一样改变的我们的生活,人们将在里面创造信息,获取信息,分享信息。

微软眼中的元宇宙介于 Meta 和英伟达之间。微软认为元宇宙就是计算机世界和真实物理世界的互相嵌套。

公司相信元宇宙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进行工作和学习,人们可以重新塑造零售商场、工厂、健康机构等场所,并在新的空间里做实时分析、任务模拟、流程自动化。微软的服务对象既包括普通的消费者,也包括企业级用户。

丨三家科技巨头分别推出了什么应用?

Meta 在 Connect 大会上,向人们展示了其基于Horizon平台开发的 Horizon home 和 Horizon world 等应用。

Horizon 是一个全新的虚拟社交平台,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定制自己的家庭空间和工作空间,并通过 avatar 的形式进入其中。通过Oculus Quest 2 用户可以在自己家里还原出一个虚拟的工作场景,也可以在虚拟世界里,通以全新的方式浏览网页,使用各种应用程序。

英伟达推出的 Ominiverse 是一个以数据计算能力为核心的仿真模拟平台,开发者可以通过 USD (universal scene description)在 Ominiverse 的虚拟世界里创造各种东西。

Ominiverse 在 GTC 大会上推出了多个为元宇宙量身打造的新功能,包括Showroom、FRAM、VR、AR。Omniverse 正在重塑全球四千万3D设计师的协作方式,从而构建真实世界的数字孪生,推动包括仓储、物流、汽车等多个行业的发展。Ominiverse 甚至创造了一个数字孪生地球,模拟真实地球上的气候与环境变化。

微软在 Ignite 上展示了一系列在微软云服务上构建的元宇宙方案,囊括了从开发工具到集成平台,再到实际应用的所有环节。包括 Dynamic 365 connected space、Microsoft Hololens、Microsoft Mesh、Azure digital Twins 等服务。

人们可以在微软所提供的平台上创造属于自己的虚拟世界,并参与其中工作和娱乐。微软 Mesh 与埃森哲 omni-connected experience 联合推出了虚拟办公室,人们可以打破空间和语言的限制,在虚拟工作环境里自由互动。

丨三家巨头对元宇宙有怎样的共识?

三家巨头都认为元宇宙的核心要素是空间和人。空间可以是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可以是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叠加状态,也可以是完全不存在的全新虚拟世界。人可以是现实世界的 Avatar 形态,也可以是AI塑造的虚拟人。

三家巨头都相信元宇宙将解锁一个更大的,更有创意的经济体。人们可以在元宇宙里搭建新的家庭、公司、工厂或是其他任意的场景。有了场景之后,人们就可以进入其中工作、学习、娱乐,从而孕育出新的经济形态。

三家巨头都把元宇宙跟互联网进行类比。元宇宙和元宇宙里的空间,就像是互联网和互联网上的网站一样。而元宇宙的价值和互联网一样,本质上都是希望能够解放物理世界对人类的限制,更有效的把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信息连接起来。

丨三家巨头对元宇宙的策略有什么不同?

英伟达和微软都强调了数字孪生的价值,而 Meta 则将重点放在了社交上。

英伟达希望借助其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和产业协调能力,打造出更接近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仿真环境。公司致力于开发工具和底层服务支持,甚至打通了 Adobe 和 Autodesk 的虚拟建模应用环境。关注的是如何更加有效的创建元宇宙,即内容的生成。

Meta 则致力于构建一个面向广大用户的虚拟世界。公司聚焦在内容的使用上,将其在网页端和移动端的应用也放入元宇宙中,同时在用户体验上下足了功夫,努力降低内容开发的门槛,确保每个人都能轻松上手。

微软则通过自己的云服务能力贯穿了元宇宙从开发到应用的所有环节,同时兼顾企业级应用市场和大众消费级应用市场。公司的主要思路是进一步为其云计算服务拓展更多的应用平台和落地场景。

相关报告指出, 海内外科技公司, 均争先恐后大力布局元宇宙, 意在抢滩下一代超级计算平台。 回溯互联网 革命史, 我们发现在新旧时代代际交替过程中, 总会有新生力量不断壮大直至成长为新时代 的主导者, 部分旧时代的霸主则慢慢衰落退守一隅甚至消弭于历史。

根据触发因素的不同, 互联网的发展史大致历经三次技术革命: Web1.0 ——计算机普及带来 PC 互联网。 1 971 年 首款个人计算机( PC ) 诞生, 其应用领域从科学研究、 政府机构逐步走向家庭。 20 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大发展, 这一时代的科技巨头为 I BM 、 微软、 Google 、 搜狐、 新浪、 雅虎等互联 网公司。

Web2.0 —— 4G 加速移动互联网发展。 2000 年左右, 3G 奠定了移动互联网的基础, 新闻客户端、 手机游戏得到发展, 2007 年第一代 i Phone 发布, 加速智能手机普及。 2010 年之后, 4G 驱动移动互联网大发展, 全面颠覆人们的生活、 体验以及价值认知, 如手机游 戏、 社交、 网络购物、 线上生活服务等。 新一批互联网巨头 Facebook 、 Twitter 、 腾讯、 阿 里等接棒新时代的主导权。

Web3.0 —— 5G 孕育下一轮新技术革命。 从国家层面看, 5G 成 为大国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从技术层面看, 未来更加先进的 AI 、 XR 、 大数据、 云计算等都 将围绕 5G 产生变革, 已知或未知的新生力量也正在不断壮大。

元宇宙指向互联网下一代形态, 而成为元宇宙的超级巨头, 意味着强有力的话语权与产业链 的优势地位, 因此元宇宙时代巨头之争一定会是一场全世界范围内的终局之战。

电影 《头号 玩家》 中的一句台词——“ I t is a war to control the future ” , 为这场终局之战作了很贴合的 注解。 或主动或被动, 在这场未来之战的终局到来之前, 科技公司们不会停下脚步。

元宇宙终将到来,sooner or later,我们关心的是,潜在竞争者胜算几何?元宇宙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科技公司们的一举一动既是为自身行业地位添砖加瓦,同时也是在共同塑造着元宇宙的最终形态。

因此,我们通过跟踪海内外科技公司的元宇宙布局动向,一方面能够动态评

估各科技公司的未来潜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持续感知元宇宙的成熟程度。

事实上,元宇宙(Metaverse)概念起源于科幻小说,或指向互联网的“终极形态”。Metaverse 一词来源于作家 Neal Stephenson 的科幻小说《雪崩》,描述了一个人们 以虚拟形象在三维空间中与各种软件进行交互的世界。

概念上,Metaverse 一词由 Meta 和 Verse 组成,Meta 表示超越,verse 代表 宇宙 (universe), 合起来通常表示“超越宇宙”的概念: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运行的 人造空间。回顾互联网发展历程,从 PC 局域网到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使用的沉浸感 逐步提升,虚拟与现实的距离也逐渐缩小。在此趋势下,沉浸感、参与度都达到峰值 的 Metaverse 或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

技术上,在传统互联网的基础上,元宇宙在沉浸感、参与度、永续性等多方面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将会由许多独立工具、平台、基础设施、协议等来支持其运 行。随着 AR、VR、5G、云计算等技术成熟度提升,元宇宙有望逐步从概念走向现实。

元宇宙需要各项技术的支撑,可以 将元宇宙产业链分为七个层次:1)体验层,是我们实际参与的社 交、游戏、现场音乐等非物质化的 体验。2)发现层,是人们了解到体验层 的途径,包括各种应用商店等。3)创作者经济层,帮助创作者制 作并将成果货币化,包括设计工具 、货币化技术等。4)空间计算层,3D化层,包括3D 引擎、VR/AR/XR等。5)去中心化层,包括边缘计算、 区块链等帮助生态系统构建分布式 架构。6)人机交互层,指硬件层,包括 手机、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7)基础设施层,包括网络设施与芯片等。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