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真的是骗局么,为何全球资本大佬却都纷纷杀入?
如果元宇宙不是骗局,那为何大多数人还不敢深入其中?
一、元宇宙真的来了么?
今年年初,以SOUL APP提出的“元宇宙社区”为契机,元宇宙概念开始获得资本青睐。3月份,知名沙盒游戏平台Roblox率先将元宇宙概念写入招股书,并在登陆纽交所首日,市值从350亿美元飙升至近400亿美元。
8月份,科幻电影《失控玩家》上映,为影迷系统地展示了元宇宙虚拟社区的整体样貌,进一步推高了元宇宙概念的火热程度。而真正让元宇宙概念火遍全球的是在今年10月份,Facebook将公司名称改为“Meta”,正式宣布将公司的经营重心转向全真虚拟社区领域,成为全球第一个在元宇宙领域集中发力的超级科技巨头。紧接着,德国运动品牌阿迪达斯进军元宇宙,打造出名为“into the Metaverse”的NFT产品系列。
国内方面,众多明星、企业也不甘人后,纷纷入局元宇宙。
前段时间,林俊杰豪掷78万购买元宇宙虚拟地块的消息,冲上社区头条。“抖音带货一哥”罗永浩也在微博中宣布,将重返科技行业,目标便是以VR、AR、MR为核心的元宇宙产业。
12月,国内著名奶茶品牌“奈雪的茶”正式进军元宇宙,在盲盒、潮玩、NFT三大领域同时发力,并推出了国内首个NFT数字藏品。网易也与三亚市合作,共建网易元宇宙产业基地。12月底,百度更是宣布与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合作,推出了国内首个元宇宙虚拟空间——希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对网络信息概念持观望态度的实体制造业厂商们,也加入了元宇宙开创的虚拟空间。
为何元宇宙能大火,为何很多人称元宇宙为骗局?元宇宙是技术革新,还是营销套路?要理清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到底什么是元宇宙。
二、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这个概念首先由美国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提出的。斯蒂芬森在自己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向读者描述了一个名为“Metaverse”的虚拟世界,这个世界的中文名就叫做“元宇宙”。
组成Metaverse一词的两个词根分别是Meta和Verse,Meta代表“元”,Verse代表universe,也就是宇宙。在这本书中,每个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人都有一个存在于元宇宙的分身。也就是说,所谓的元宇宙并非现实世界,而是一个与现实平行的虚拟空间。
在解释元宇宙这一概念的时候,有人会将对元宇宙的理解和美国大片《头号玩家》相联系,这部由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影片,同样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元宇宙中故事。但如果你粗略地将元宇宙认定为游戏,显然有点以偏概全。全球公认的第一家元宇宙公司Roblox就对元宇宙这个概念做出了解释,同时也确定了元宇宙必须具备的几个元素。
除了朋友、身份、多元化、低延迟等虚拟游戏常见的要素,在元宇宙中还出现了“经济系统”、“随时随地”、“创建文明”等当前游戏不具备的要素。这就要求真正的元宇宙不受时空限制,同时还可以拥有自身的经济体系。
而在这一系列的要素当中,实现难度最大的,莫过于“创建文明”这一项了。通过观察目前各大游戏,包括《帝国时代》、《文明》、《三国志》等战略游戏,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是技术走在行业最前沿的开发团队,都无法实现这一要求。
因为要打造真正的“文明”,需要建立意识形态和哲学理念两套系统。由于这两套系统过于庞大、自由度要求高,且为去中心化,目前游戏厂商很难做到,但元宇宙却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三、为何元宇宙会大火?
第一、AR技术的应用:
元宇宙概念在今年的大火,和近年来风靡全球的AR技术有很大关系。在技术层次分析,人类已经开始了对元宇宙的探索进程,日新月异的网络通讯技术和芯片技术,以及人工智能都为元宇宙提供了技术基础。
第二、行业大佬的布局:
最早开始下元宇宙这盘大棋的,有Facebook、亚马逊、谷歌等海外互联网巨头。
国内方面,腾讯、字节跳动等多家公司向元宇宙领域拓展,其中百度在近期12月底正式发布了自己的元宇宙项目——希壤,成为国内第一个沉浸式体验的元宇宙虚拟空间。
第三、真实的营销收益:
国内奶茶品牌奈雪的茶在成立6周年之际宣布了进军元宇宙的消息。不管是在底层营销方面,还是在推出虚拟IP方面,奈雪的茶都尝到了元宇宙的甜头。在NFT数字藏品之后,奈雪的茶推出了虚拟人物——元宇宙大使“NAYUKI”以及限量版实体潮玩,而潮玩的设计核心仍旧是该品牌的虚拟形象NAYUKI。
与此同时,奈雪的茶开展了储值卡“充100得150”的活动,并创下了三天售出价值1.9亿储值卡的国内茶饮行业销售纪录。在营销过程中,奈雪的茶充分结合IP、事件和热点三者的优势,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
可以看到,目前商业巨头无论是进军元宇宙,还是发行IP形象,都是把握住了对用户心理的准确定位,以新概念和新潮流为亮点,实现品牌形象提升、增大用户量的营销目标。
那么,如今的元宇宙到底是一种营销手段,还是一场技术替代?
四、是网络新时代的黎明?还是营销术语?
当众多厂商扎堆进军元宇宙时,特斯拉CEO、一直嚷嚷要转行做“带货网红”的埃隆·马斯克发布了这样一条动态:就目前情况来看,所谓的元宇宙更像是流行一时的营销术语,而非什么现实。
一向擅长科技远景规划的马斯克,对元宇宙凌空泼下一盆冷水,由此也能看到,商界大佬们对元宇宙这块“当红炸子鸡”,也并非百分之百认同。那么,众星捧月的元宇宙,究竟是人为制造的营销噱头,还是一场技术替代?
其一、从营销噱头来看:
各路资本正在加码元宇宙方向的投入,一部分是在营销推广方面,而更大层面是在炒作交易方面。特别是币圈爱好者,在元宇宙数字货币、虚拟土地等项目上,更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狂热,比如仅一周的时间,元宇宙四大网站虚拟土地的成交金额已经突破1亿美元。
其二、从技术替代来看:
和元宇宙紧密关联的图形引擎、智能AI、无线通信等技术,完全没有发展到可以渲染起一个足够细腻到匹敌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个别技术受限于芯片的制程工艺和设计架构,甚至已经到了发展的瓶颈阶段。因此短期谈颠覆、替代并不现实。
通过上述这些实际的问题,我们能断定元宇宙是一场“营销骗局”吗?当然不能。
五、结语
技术的进步,是一场集努力和运气的漫长博弈。正如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所说:无论能否迅速带来收益,元宇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应当至少以10年为尺度进行衡量。现在盖棺论定,为时尚早。
英国作家亚当斯曾总结:我们出生时已经存在的技术,都是平平无奇的;在我们15岁到35岁之间产生的技术进步,都是伟大的突破;而在35岁之后产生的技术变革,要么背逆人伦,要么违反自然。
在看待元宇宙这件事上,或许我们最需要做的,恰恰是找回那颗年轻、包容的心。乐于接受,学会适应,敢于尝试。防止最后成为马云口中“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的那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