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未来论坛、锡纯基金会与钛媒体/链得得联合主办的未来科学艺术论坛,1月7日在北京举办 未来论坛供图
“元宇宙”之下,科技与人类将如何共生?围绕这一话题,近日在北京举办的未来科学艺术论坛上,多位科学家与艺术家展开“跨界对话”。
当代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顾振清说,希望以此激发科学与艺术思维的碰撞,为数字时代的社会生态与经济生态发展方向给予一定启发。
科学与艺术如何“相通”?
有评论称,科学与艺术是人类创造性地把握世界的两种方式,科学发现、方法和知识等经常会对艺术产生影响,而艺术手段、方法也会通过在科学中的应用对科学产生影响。那么,科学发明力与艺术创造力的底层逻辑是否相通?
“如今的文化信息竞争从某种程度上与生物DNA序列的选择与竞争很类似,只不过发生在人类的意识文化共同体里面。”未来论坛青年理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皓毅说,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发展,社会形态朝向“数字化+虚拟现实”的方向发展是很自然的。
未来论坛青年科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副教授张帆说,不论是科学的创造还是艺术的创造,都可以从思维灵感上互相激发。
当代艺术家孙原提醒,不论是科学还是艺术,创造力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综合能力,只有持续具有这种综合能力,才可以称之为具有创造力。
“科学和艺术的创造力其实是一种殊途同归,我们不需要将其分开来看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缪晓春说,数字技术为艺术创作开辟了新的天地。他举例说,在近年来的创作中,自己就一直在尝试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雕塑。
“元宇宙”发展还有多远?
“从科技发展角度来讲,‘元宇宙’概念的提出,开辟了一片数字科技汪洋,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张帆说。
在王皓毅看来,距离实现理想化的“元宇宙”,科技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也许需要10年以上的探索发展。
钛媒体集团合伙人、链得得ChainDD总裁李非凡表示,“元宇宙”是虚拟世界平台的初期的阶段,目前市场上还在探讨趋势与概念。“人们以怎样的形式创造更高纬度的社交方式,产生更有价值的交互方式,才是目前为止我们要去判断的核心问题。”他说。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费俊认为,真正的“元宇宙”是宇宙本身,而“今天我们在讨论的‘元宇宙’或许只是让人类和宇宙能量相互连接的一个中介”。他进一步指出,目前人们更看重“元宇宙”表层的意义,比如生活、社交、办公、消费等,但还可以继续深挖“元宇宙”的哲学涵义。
“如果生命体之间的相关性以‘元宇宙’来构建,那么它可以帮助我们打通更为完整的宇宙观,这是非常有想象力的概念。”费俊说。
下一步如何发展“元宇宙”?
李非凡提出,“元宇宙”必须基于现实世界来构建稳定的价值基础,没有分布式通证,区块链生态将很难有出路。
他说:“尽管目前大厂正在打造‘元宇宙’,但由于‘元宇宙’的去中心化属性,真正起到关键作用,贡献代码、贡献艺术创造的,是一个个互联网技术人员,相信‘元宇宙’时代,也是年轻一代的红利期。”
而在当代艺术家薛雷看来,“元宇宙”的建立需要有多维度各个社区圈来共同完成。同时,在构建“元宇宙”的过程中肯定要融入区域性的法规与文化。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陈姝宇介绍,“元宇宙”的数字内容创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形式,另一种是对虚拟数字内容进行创作。“传统形式的数字化重建成本较高,目前我们正在探索低成本的创作与重建技术,例如通过视频拍摄,重建数字化的虚拟物体,为现实与虚拟世界搭建桥梁。”她说。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高峰透露,目前团队正在开发一个“元宇宙”平台,虽有很多挑战,但未来应用体验值得期待。“比如我们想与齐白石一起画画,与李白一起把酒言欢,这些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通过‘元宇宙’或许可以体验一回‘穿越’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