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热点,谁都能蹭吗?答案是可以,而且特别有理有节有据。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之下,一个崭新的概念逐步兴起,为整个世界带来了颠覆性、创新性的巨大影响。这个概念,就是如今世人皆知的“元宇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元宇宙”实际上就是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数字生活空间,虽然是完全虚拟的世界,但却能够打造出独特的用户体验,甚至让人无法察觉出真实与虚拟的界限所在。
“元宇宙”的诞生,相当于直接在数字领域当中,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为全球亿万用户带来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可以预见的是,“元宇宙”将会引领时代创新与发展的步伐,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元宇宙”这个概念具有如此显著的开创性,哪些技术哪些企业可以为“元宇宙”的发展提供创新助力呢?确实,想要成功打造出“元宇宙”,为更多的数字用户带来稳定、可靠的虚拟世界。就必须要以核心技术为支撑,持续不断地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譬如说,我们所熟知的VR技术、3D技术、AR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网络和算力技术当中的边缘计算服务,都是支撑“元宇宙”的重要基石。
从专业角度去解析,无论是算力,大数据技术,VR技术、3D技术、AR技术等,都决定着“元宇宙”世界的完整程度,以及“元宇宙”的根本逻辑是否顺畅。这些是构建“元宇宙”的关键要素。
“万物皆可元宇宙”满足市场需求,企业迅速成为“元宇宙”行业焦点
2021下半年,“元宇宙”概念火了,不少企业又有了新故事,如在坚定拥趸扎克伯格眼中:在元宇宙里,你家里的电视、电脑、手机等设备,都不再是实物,而是一张张“全息图”。他把Facebook改名为“Meta”,并用实际行动去完成心中的蓝图。并且在他构思的这张“全息图”正在给互联网平台和品牌带去新的想象空间。在“万物皆可元宇宙”的驱动下,即便没有科技基因的宝洁、耐克、奈雪、可口可乐等,一众消费品品牌纷纷宣告,进军“元宇宙”,很别说其他有关元宇宙的了。
其实从相关企业目前围绕元宇宙的布局不难发现,除了发力硬件的AR/VR设备外,在表现形式上也有着诸多的尝试,包括孪生世界、VR沉浸式体验、虚拟数字人等,而元宇宙的应用或平台搭建同样也成为了其中必要的一环。
前段时间,百度(BIDU.US)Creat2021(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其元宇宙产品“希壤”召开,这是国内首次在元宇宙中举办的大会,可同时容纳10万人同屏互动。“希壤”是目前国内首个元宇宙产品,造型为一个莫比乌斯环星球,城市设计中融入了大量中国元素,中国山水、中国文化、中国历史比比皆是。据悉,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创造一个专属的虚拟形象,通过在个人电脑、手机、可穿戴设备上登陆“希壤”,便可听会、逛街、交流、看展。戴上耳机,就能体验10万人会场内身临其境的沉浸式音视觉效果;打开麦克风,就能马上连麦,实现多人语音交流。而且为了更全面地展现未来生活场景,“希壤”搭建了极具未来科技感的主会场和十大演讲场景,随着演讲者内容不同而进行智能场景切换,打造颠覆式线上会议和参会体验。
甚至就连腾讯音乐(TME.US),日前也率先以虚拟演唱会的形式开始试水元宇宙,并推出了虚拟音乐嘉年华TMELAND。据悉,在跨年当晚,共有110万乐迷进入这一虚拟跨年音乐会,观看各知名DJ的虚拟形象表演。而用户在创建了自己的虚拟角色后,便能够游览音乐节主会场的“海螺迪厅”、“音乐博物馆”等场景,也能够与NPC进行互动。
随后,可口可乐(KO.US)和数字可穿戴设备设计平台Tafi,联合推出了NFT数字藏品,Coca-Cola Friendship Box的作品。合作方Tafi 表示,自己在做“比时尚单品更有意义的事情”。快消品巨头宝洁也没闲着,旗下品牌P&G Beauty,前段时间在美国消费电子展上推出线上虚拟世界“BeautySphere”,主题为“Responsible Beauty”,消费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与品牌进行互动,参观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探索宝洁旗下品牌“Herbal Essences植感哲学”中使用的植物成分。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社交娱乐及游戏等应用层的尝试,作为在国内有着“元宇宙全息AR第一股”名号的微美全息(WIMI.US)则成立研发AR方向工具与内容,并且设立专业的VR/AR团队,已经与核心团队一起开发AR、VR产品,在客户和产品上均持续有所布局,为了让VR/AR作为元宇宙触达用户的最前端,VR/AR设备让大家更加自然地沉浸于网络之中,为全息生态的成熟作出贡献,此外,微美全息还同清华大学等一系列的名校专家开展产研合作,在总部成立了全息科学院研发中心,提供从研发设计、测试到生产“一站式”智能服务,助力公司把握未来创新脉络。
正如在清华大学发布的《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一样,元宇宙的概念布局仍集中于XR及游戏社交领域,技术生态和内容生态都尚未成熟、场景入口也有待拓宽,理想愿景和现实发展间仍存在漫长的“去泡沫化”过程。就如同影片《头号玩家》中所描绘的那样,除了在虚拟世界里游戏、玩乐,还可以在其中使用虚拟币购买装备,并在现实生活中收到模拟全真反馈的“触感手套和体感衣服”。而现实与虚拟世界的交织流动,或许才是“元宇宙”最终的产品形态。更进一步来说,当相关企业推出各自的元宇宙平台,并将办公、社交、娱乐一股脑地转移其中,我们或许更应该思考这些场景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