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腾讯扭捏入局VR硬件,对元宇宙行业意味着什么

我在12月初发布了一文,论证了腾讯如果想在元宇宙时代确保延续其霸主地位,必须要开始涉足VR硬件,激起一波巨大的争议。

我在12月初发布了一文,论证了腾讯如果想在元宇宙时代确保延续其霸主地位,必须要开始涉足VR硬件,激起一波巨大的争议。

一个月出头,传出消息,腾讯终于决定通过收购来进军VR硬件,“迈出布局元宇宙关键一步”。

Wait a minute,怎么是黑…鲨?

黑鲨是谁

公开资料显示,黑鲨科技成立于2017年,创始人华为背景,由小米注资成立。这是一家主打游戏电竞的手机品牌,已经发布了9款游戏手机,

2020年1月20日,腾讯游戏曾与黑鲨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并在2020年3月3日推出首款联名手机系列腾讯黑鲨游戏手机3。

看起来黑鲨背景显赫,兼具小米、华为、腾讯基因,但是产品销量一直很一般。与腾讯的战略合作也没能改变这一局面。具体出货量并没有可靠的权威数据。但是有资料显示,2020年全国游戏手机出货总量只有160万左右,目测黑鲨的出货量不会超过100万。

凭借腾讯的行业地位和“消费能力”,如果真的想碰VR硬件,仅在大中华圈内,有国际市场上业已成名的HTC、小派,国内市场上也有老牌的大朋,新锐的NOLO。为什么腾讯匆匆选了黑鲨?

我认为,腾讯以如此别别扭扭的姿势入局VR硬件,说明腾讯还处于“战略纠结”阶段。并没有真正下决心进军VR硬件。

收购黑鲨,只是一个最顺手的交易,因为本来就已经是战略合作伙伴,而且行业上也多少有些关系(至少他们自己这么认为)。这对其在VR硬件方面的布局,应该仅仅是投石问路。

01   腾讯的战略纠结

你是不是有种感觉:腾讯实在是被逼无奈,才勉为其难地去碰了硬件?

你的感觉没错,做硬件对腾讯来说绝对是个艰难的选择。

为什么就这么难呢?这就要从腾讯的商业模式谈起。

有人说腾讯是个游戏公司,的确,看腾讯的报表,游戏业务持续超过收入总额的30%,是全球收入规模最大的游戏公司。

也有人说腾讯已经变成了投资公司,这好像也没错,根据腾讯的报表,投资收益占到了毛利的一半以上。

但是,变现模式和商业模式还不是一回事。腾讯从本质上说,还是一家“大社交”公司。注意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大,一个是社交。社交平台有很多,但是能称得上大社交的,就寥寥无几。

什么样才算大社交呢?就是你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联络到。

腾讯作为中国境内首屈一指的“大社交”平台,通过极强的网络效应,把全中国几乎所有的网民牢牢的锁在了这个平台上,形成了看似深不见底的护城河。至于游戏和投资,不过是他们的变现手段。

因此,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腾讯不愿意碰硬件。

因为硬件和软件(或者说互联网)有个本质的区别,就是硬件不可能做到“赢者通吃”,而互联网业务是完全可以的,尤其是带有极强的社交属性的业务,比如腾讯的微信和Meta的Facebook。(我知道这么说听上去怪怪的,不过概念上非常严谨)

因此,想象一下,如果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拥有自己的手机公司,和小米、华为、OV、苹果打的天昏地暗,你能想象会发生什么事情吗?微信能被安装到中国所有的手机上吗?

你第N次碰到心仪的小姐姐,鼓起勇气上前说:“美女加个微信好伐?”小姐姐看一眼你的手机:“企鹅手机呀?对不起我用苹果,加不了微信。”

本人上一篇文章中说微信从跟米聊的竞争中险胜。其实,小米的米聊本质上也是个悖论。

如果米聊和小米手机以软硬件捆绑的方式真的活下来,也不过是一个直男+码农+DS三大属性来定义的“小众”社交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成长起来的小米品牌和小米手机,又有几分可能变成今天的出货量世界“几乎”第一的手机品牌呢?

从这个角度讲,米聊没冲出来,对小米手机还真的未必是坏事。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明白了,社交,尤其是大社交,从本质上和硬件就是互斥的。

苹果手机霸榜中高端市场,三星手机全面覆盖,什么时候想过要去依赖他们强大的用户群体去做社交了呢?

这就是腾讯为什么碰硬件碰的这么不情不愿的根本原因。

因为,腾讯高层内心无比清楚:一个软硬件相互独立的、开放的生态体系,对腾讯这样的“大社交”平台来说,才能确保自己的社交软件可以装到所有的硬件上去。QQ之于PC, 微信之于手机,元宇宙时代的腾讯社交软件之于VR硬件,莫不如此。

那么,为什么腾讯最终还是下场入局了呢?

02   帆船博弈与腾讯的危机

大家听说过“帆船博弈”吗?

在一场帆船比赛中,两只帆船队伍来到了离终点线不远的关键时刻。这时候,风向突然转变了。处于第一名的队伍陷入了纠结之中:此时要不要调帆?如果风向变化会持续下去,调帆肯定能获胜;如果风向变化是暂时的,调帆就会输掉这场比赛。

船长凭借自己丰富的航海经验决定:调帆。结果人算不如天算,风向变化是瞬时的,很快又变了回去,最后输给了对手。

有人说,胜负存在概率,这不能怪船长。但是一位博弈论专家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确实能够保证100%的冠军。

专家给出的方法是:当海上的风转向的时候,你就回头看竞争对手,他调帆你就调帆,他不调帆你就不调帆。不管调对还是调错,你都能保持领先的地位。

核心的结论就是: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当你处于明显领先的位置,而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对手紧追不舍。在这种情况下,你决策的依据首先应该是追赶者的策略,而不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的变化。

在商业决策中也是如此。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往往很难判断是风口还是泡沫,于是拼命去分析市场、政治、经济、天时、地利、人和,以为好的决策需要通过对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判断才能达成。

但博弈论的理论研究发现,你要把环境因素排在第二位,而首先要看对手,根据对手的表现来制定你的对策。

回到腾讯,当这场“元宇宙”的风口来袭时,腾讯背后最危险的追赶者是谁?就不再点名了。

其实,腾讯从PC互联网时代的QQ,成功跨越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是有不少侥幸的成分的。而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跨越到元宇宙时代,前有变局,后有追兵,腾讯又有多少胜算继续成为元宇宙时代的“大社交”平台呢?万一做不到,腾讯帝国的江山靠什么支撑下去?

有人说,靠游戏和投资。

的确,腾讯已经是全世界游戏收入规模最大的公司。对几乎任何其他一家公司来说,做到世界第一大游戏公司,笑都要笑醒了,但是如果仅仅是一家游戏公司,对腾讯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索尼的游戏收入规模略低于腾讯,但是差别不大(2020年都是240亿美金左右),但是腾讯的市值是索尼的近六倍(图片和数据来源:《全球十大游戏公司市值盘点:腾讯只能排第二,第一是这家?》)。

所以,光靠游戏,根本不可能支撑腾讯帝国万亿的市值。

那么投资呢?作为一家投资公司而言,腾讯已经是全球已上市的投资公司中市值排第二的巨头,仅此于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帝国。

但是,这个市值是多少是靠投资业绩支撑的?有多少是靠“大社交”的地位带来的PE溢价呢?

好巧,第三名Prosus,竟然是腾讯的第一大股东,持有腾讯31%的股份,光腾讯的股份价值就有1.3万亿,但是这家公司的市值还不到1万亿(以上数据截至2022-01-18),相当于打了个七五折。

更神奇的是,Prosus的母公司,是南非报业集团Naspers,也是上市公司,它的市值多少呢?只有(可怜的)五千亿。七折又五折,这么算下来,如果你买Naspers的公司股票,就相当于间接4折买了腾讯……

这事儿也太奇葩了,而且这三家公司之间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所以,就算你能投资做的再好,能投像腾讯这么好的公司,也撑不起高PE高市值。

究其原因,游戏公司和投资公司虽然听上去离钱最近,但是在上市公司行列中,是估值相对较低的两大板块。因为这两个行业偶然性较大,过去的成功在未来是否能够复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元宇宙大社交这一战,腾讯是万万输不得的。一旦落败,低成本的游戏分发渠道没了,投资时的战略协同效应没了,更不用说腾讯近年来强力打造的广告业务更将成为无本之木,马上面临戴维斯双杀,市值直接打到零头。

所以,在前路完全看不清楚的情况下,唯一正确的选择看起来只能是:模仿追赶者,赶紧入局。

但是,怎样才是正确的入水姿势?Like a black shark?

03   怎么是黑鲨?

本文开始就说,收购黑鲨,对腾讯来说,只是一个最顺手的交易,也多少算是给市场一个交代。

黑鲨虽然背景显赫,但显然不是一家成功的公司。靠这样一家不大起眼的手机公司入局VR领域,能帮腾讯“打开”元宇宙大门吗?

结论是:不大可能。

VR硬件行业目前处于发展的早期,上游产业链整体能力孱弱,标准化和模块化更谈不上,整机VR厂商必须要做大量高水平的技术研发,其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这个阶段对以研发见长的整机企业来说,堪称建功立业、跑马圈地的黄金时代。比如,在国内无比低调的VR头显企业小派科技(Pimax)在国际高端头显市场上竟然能持续占据头牌地位,靠的就是一直雄踞天梯图顶端的性能指标。虽然单价过万,就是有人买单。

而对研发能力较弱、更擅长资源整合和模式创新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在这个阶段进入VR行业,必将步履为艰。

为什么我断言国产手机厂商缺少研发能力呢?答案很简单:不 需 要!

与VR硬件相比,智能手机早就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能力强大而且已经完全的标准化和模块化。作为智能手机终端厂商,不需要在原创性的研发层面有特别的能力。

某种意义上说,智能手机过去5年真正有点技术含量的都是所谓的“计算摄影”,也就是说,通过各种各样的、包括但不限于真真假假的人工智能算法,把多张照片通过“堆栈消噪”和“手动虚化”去模仿单反相机的拍照效果。除此之外,实在谈不上有什么值得一说的技术创新。

至于说最后的效果如何,除了在各种评分榜上能卷个几分,反正用户是看不出来的。

除了计算摄影,各大手机厂商比拼的所谓技术突破无非是“刘海屏”vs “水滴屏”,对了,还有各种铰链的比拼。

并不是说这些完全不重要,但是,这些东西,跟元宇宙,跟VR,到底有什么关系?

所以说,在非常成熟的智能手机产业链成长起来的手机公司,从研发能力的角度来看,无疑是“温室里的花朵”。无论是在VR相关领域的存量技术积累,还是增量技术的开发能力,都是巨大的问号。

手机厂商想在短时间内想跨行业壁垒、在技术门槛非常高的VR头显行业推出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04   腾讯入局VR正确的姿势:进攻 vs 防守

表面上看,腾讯的VR硬件战略终于开始启动。但是仔细一看,启动的姿势扭扭捏捏,感觉是鸭子不情不愿地被赶上了架。好像做这一切只是为了给观众一个交代,或者是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好歹我已经在布局VR硬件了。

但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怎样的呢?

一句话:防守要认真,进攻要主动。

前边说过,腾讯的终极目标是保证元宇宙时代软硬件市场的开放性,腾讯作为软件公司下场做硬件,只能是一个阻击和防守的策略,防止别家一家独大造成一个不开放的局面,这对腾讯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但是,腾讯防守的姿态一定要做到位,才能真正发挥其效果。纵然内心无比纠结,既然在战略上决定要做的动作,执行过程中就不能打折扣,才能真正起到覆盖风险敞口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不能忽略主动进攻的策略。

实际上,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泥沼和迷雾中,凭借自己强大的能力和资源,铺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坦途,让后来者不得不走到这条道路上来。这种攻防兼备的策略,才是腾讯更让人放心的选择。

因此,从腾讯的角度看,在按照“帆船博弈”的思路去阻击和防守的策略之外,应该同步采用的进取型的策略应该是:

动员和联合全球范围内主要内容厂家,和新兴VR头显厂商合作,高强度投入尽快出产优质VR内容,推动开放性的内容生态和硬件标准,制衡Meta(或字节)通过控制内容控制硬件的可能性。

这才是元宇宙时代腾讯再塑辉煌,代表中国互联网企业走向世界的正确姿势。

搁笔之际,看到了Meta的VR业务在美国遇反垄断诉讼的新闻,着眼点就是其通过买断优质头部内容试图软硬件捆绑同步垄断VR市场的企图。我也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这种可能性,只不过没想到暴风雨来的如此之快。

虽然看到这个新闻之后,多多少少替Pony哥小小松了一口气。但是,历史上看,来自监管的反垄断措施通常有其滞后性,对市场格局的影响通常也有限。你看,针对微软的反垄断打的天昏地暗,最终依然挽救不了Netscape。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腾讯还是要把命运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腾讯有这个能力的。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