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雄博士发言图)
刘阔副教授来自影视动画专业,他对杨博士的技术担忧产生了共鸣。刘老师坦言动画专业似乎距元宇宙最近,其实却离元宇宙技术太远,并以VR并未推动行业发展的实例,指出进场虚拟现实软硬件体系的人仅仅是低端用户,无法参与核心技术,当下大多数人看元宇宙只是概念股市的涨跌,对于元宇宙本身根本没兴趣。元宇宙应该是一系列前沿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叠加出来的产物,现在的科技还远不成熟,人类距离虚拟与现实交互融合的全新生活世界还太远。普通人要担心的是被动的、易于受控的虚拟世界生活对于生活与价值的撕裂和对于健康现实生活的破坏;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对于从小接触电子世界的Z世代“两栖人类”要多关注,要更多地考虑如何运用已有元宇宙技术工具服务于教学,不要为不成熟甚至误导的元宇宙意识形态和商业企图买单。
(刘阔副教授发言图)
(王宏海教授发言图)
(高晨博士发言图)
(王圣教授发言图)
执行校长刘开南教授也饶有兴致地参加了大家的讨论,表示自己从大家的讨论中深受启发。他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家的讨论较多偏向了我们当下生活空间的“器”层面,而较少讨论到我们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道”层面。元宇宙是在数字孪生基础上提出来的更加虚幻的概念,纠缠于元宇宙概念带来的扰乱,就与资本买空卖空没有了差别,我们应该从人类哲学研究的实践过程去看待和定义元宇宙。人为自然立法,软件定义世界,从欧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电磁学、量子力学、量子空间等的科学发展来看,都是理论在前,定义在前,都可以看作是对人类意识的显性化的解决方案。伟大的科学家往往都是伟大的哲学家。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使我们认识到虚实可以转化,时空可以转化,而中国的传统哲学恰恰在这方面有着深入的思考。我们在看待元宇宙的时候,要更多从哲学和科学发展的已有高度和演化前景去认识,即从道的层面去认识,要认识到我们个人处在不同的认知层次,我们身在其中而不得不动,要主动地以动应动,以积极的心态去创造更多美好,以提升自身认知层次去创造更多价值。技术的演化是持续进化的,人类认知的演化是持续进化的,元宇宙就是这个进化链条上的优胜劣汰的产物,我们只有努力摆脱“器”的束缚,更多从哲学层面、从道的层面去思考它,才能够打开我们的所有限制,才有更多的创造力。元宇宙是对人类哲学的人为实践,是人自己设计出来的,对于这个人为设计的产物,人对之还存在很多未知,今天大家讨论了诸多关于伦理、道德、法律、宗教、审美等方面的未知域,都可以在元宇宙的发展中去验证、去解决。不要对人类本身丧失信心。我们理工专业教育的第一堂课,一定要讲科学向善,讲技术服务社会,这不仅是为了防范于技术奴役人类的未然,也意在使科学教育上升到哲学层面、本质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