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元宇宙一词早在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就已经出现,它的广为人知还是在2021年,当年也被称为“元宇宙元年”。2021年10月,Facebook更名为Meta,元宇宙概念被彻底点燃。全球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宣布入局元宇宙,资本市场掀起元宇宙概念股涨停潮,部分政府部门也将元宇宙写入城市发展规划中。然而近一段时间,多个搜索指数均显示,元宇宙的搜索量在去年达到历史高点后在今年第一季度陡然下降。与之类似的走势还有元宇宙概念股,自2021年10月,元宇宙概念股启动,经过近3个月达到高点,此后一路下滑,直至近期进入平缓期,暂停跌势。
元宇宙的发展与其受关注程度一样进入停滞期了吗?相关领域有哪些新的动态?哪些行业已有应用?哪些产业有实质性项目落地?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移联元宇宙产业委联席主任委员、浙大教授张森。
张森表示,从产业角度看,目前已经落地的有数字人产业、硬件头显设备和穿戴设备产业、软件虚拟空间平台产业、数字藏品和数权藏品的创作以及发行产业,还有基础设施中的算力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网络、人工智能等相关行业都在扎扎实实落地发力。另外一方面,从元宇宙赋能不同行业来谈,真正落地的行业也很多,比如对会展业、文旅业、教育、娱乐社交、甚至是工业和农业,也都有真实的赋能应用。
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末,多家银行对外公布其头号数字人员工的入职消息,如浦发银行的数字员工“小浦”、百信银行的数字员工“AIYA艾雅”等。此外,多家银行对外发布的数字藏品也都是一经上线即被抢空,如农业银行的“抗疫小豆”,北京银行的“京喜小京”等。硬件方面的成绩似乎更令人鼓舞,在2021投资者日活动期间,高通首席执行官克瑞斯坦诺阿蒙(CristianoAmon)表示,Meta已经售出了1000万台的Oculus Quest 2虚拟现实头显。而早在2019年,Facebook(现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就评论道——1000万用户将推动VR生态的大爆发。他认为,在一个平台上,需要有约1000万人使用及购买VR内容,才能使开发人员获利及持续研发。对此,《元宇宙大投资》一书这样解释:一旦存量用户突破1000万,平台就具备了构建社交关系网的基础,从而吸引更多生态企业进驻,进而促进内容与生态系统的跨越式发展。未来XR终端会像PC、智能手机进军消费场景一样,“to C”的普及是大势所趋。
在众多已有进展的行业中,哪个行业将有可能最先推出让市场为之一振的产品?
就这一问题,张森对记者表示,元宇宙其实是多个技术和多种行业融合发展的过程。能够让市场为之一振的产品,应该是解决现在国内国际社会环境面临最大问题的行业,比如会展业行业和大型活动的元宇宙空间呈现,也就是数字孪生行业。在疫情影响全球活动的情况下,数字孪生行业能够使大型活动在元宇宙空间里正常举办,让人们拥有如同在现场的体验感,让国际国内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正常进行,带动全球经济增长。这样的产品应该是能够让市场为之一振的。
简单来讲,“数字孪生”指通过对实体世界(包括系统)进行多维度、多领域、多视图的数字仿真模拟,把物理世界的信息在数字世界中进行重构再现。以 “万得数字孪生指数”为例,被编入该指数的目前我国从事该业务的上市公司共16家,如神州数码、延华智能等。同花顺“数字孪生”板块则包含41只成分股,而被纳入同花顺元宇宙板块的上市公司也仅101家,该板块流通市值排名第一的是中国建筑,其次是科大讯飞,已经加入元宇宙产业委员会的风语筑也在该板块中。另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包含“数字孪生”的软件著作权共2046项,专利1301项,商标556个。
相较以上众多概念,时下不少投资者都比较关注NFT和数字藏品,在我国的监管制度环境下, NFT在国内可能的走向是什么?
张森表示,目前,国内的NFT市场主要是在数字作品方面的一级发行,而且有非常多的发行平台和发行方。这些数字作品普遍被称为数字藏品。从名字“藏品”看,这个领域的流通和应用还没有相应的场景和渠道,市场处于早期生长的状态。NFT的技术应用除了发一些数字作品之外,还应该有更多的在元宇宙空间里的资产确权和价值流通的作用,让普通人能够通过这个技术实现自己的贡献价值,让真正有价值的数字作品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张森认为,我国在这方面肯定会有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来促进数字作品或数字资产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据悉,元宇宙产业委员会也正在积极推动组建元宇宙相关产业方面的治理课题组,共同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来研讨科学、合理的行业标准和政策。
总体上看,NFT技术应用在国内的走向,应该是会向赋能数字化转型、让数字资产能够被真正地使用和流通方向发展,而不是昙花一现地价值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