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元宇宙的大火,NFT市场价值水涨船高。在很多人眼中,2021年是当之无愧的NFT元年。
2021年,Twitter创始人Jack Dorsey的第一条推文NFT以290万美元价格卖出;无聊猿、加密朋克等头部项目席卷市场;这一年,资本、名人、大企业纷纷跑步入场,NFT市场全年销量高达249亿美元,原本小众的NFT赛道以超过400亿的市场估值强势破圈,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开启"淘金"。
业界甚至一度预期,NFT的市场规模将很快突破千亿美元,但不到一年,NFT交易就如泡沫般散去,市场逐渐疲软。如今,炒作剽窃、肆意抬价、套取投资等乱象也在加剧NFT行业面临的困难。在NFT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前,人们或许更应该认真审视的,是NFT的安全问题。
退潮和争议
作为当下大热的元宇宙里的一个分支,NFT在元宇宙原有的"平行于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的意义基础上,又多了一层唯一性、不可篡改性、与可确权性的特征。唯一与不可篡改代表了其非同质化的独特性,可确权代表其作为代币的交易属性。
鉴于独特性与交易属性,NFT拥有了一种独属于所有者,且"易交易"和"防伪"的表面价值。而NFT的意义则在于通过区块链技术和非同质化属性本质上改变了虚拟物品的市场,创造了数字交易的新体系。
在更远的未来,NFT产业化或是大势所趋。毕竟,NFT不能仅看做成虚拟商品或是数字权益证明,其价值也不局限于收藏品。
当前,NFT已展露出较强的IP衍生价值与社交属性,对于消费者个人来说其可以成为自己在互联网上的标签;对于品牌来说,可以往持有其NFT消费者的数字钱包里定期投放定向的"内容/产品",在加深和核心消费者群体的关系同时,增强了品牌的社交属性与用户价值。
事实上,NFT产业化也是数字经济变革中重要一环:NFT的数字交易和传统交易不同点在于,NFT通过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将所有权在数字世界中"实体化"。这不仅将解决元宇宙趋势下数字资产价值认知或将面临的挑战,同时也创造了新的非同质化交易需求。
NFT/区块链的非同质化,去中心化,所有权"实体化"和可编程属性或将为产业、行业、社会提供更便捷、效率、安全、信任的数字化路径的选择。正是由于这个特性,在2021年元宇宙之风下,NFT才迅速火遍全球。
2021年以来,各大上市公司纷纷入局,基于流量平台、区块链技术、内容生态、运营能力、与文交所合作等不同禀赋抢占市场。截至2022年4月,已有16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自身的数字藏品交易平台,以互联网大厂、内容公司、传统媒体公司为主。明星名人的加入更是推波助澜,从美国说唱歌手姆爷到NBA巨星斯蒂芬·库里,再到华语乐坛的周杰伦、林俊杰,无一不是NFT的拥有者。
据CNBC报道,数据机构Nonfungible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在2021年,NFT市场交易额超过170亿美元,同比增长21000%。超过250万名用户,曾经登录过OpenSea、Rarible、Mintbase等交易平台购买NFT,将其放进自己的虚拟钱包。
然而,NFT的潮水翻涌得有多激烈,它退潮的速度和所遭受的争议就来得有多快。比如,NFT届一件著名藏品——Twitter创始人杰克·多西发出的全世界第一条Twitter推文,在2021年3月,杰克·多西把这条推文做成NFT出售,卖了1630ETH,当时折合美元约290万。一年后,2022年3月,买家想要转手,把这个NFT卖掉,他自己估价4800万美元,结果,只有7个人参与竞标,最高出价为0.09ETH,不到280美元。与无聊猿猴当初的出厂价0.08ETH无异。即便后来,收到了其他报价最高的也没超过1万美元。不过一年时间,价格相差上千倍。
根据分析网站cryptoslam.io过去30天的NFT销售统计数据显示,自上个月以来,NFT的总体销售额下降了65.43%,从上个月的46亿美元下降至15.9亿美元,几乎所有项目的销售情况都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不及如此,NFT市场还频繁陷入到炒作剽窃、内幕交易等乱象的诟病,行业之乱,令人咋舌。
安全问题成为NFT难题
实际上,市场的冷却还仅仅只是NFT的一个表象。随着NFT炒作的高峰、交易规模急剧扩大,野蛮生长的NFT市场太多的不规范和不确定也逐渐显露,其中,安全问题正在成为NFT的一个难题。
首先是版权安全。要知道,NFT之所以能够在一众Web3赛道中迅速出圈,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所具有的可验证、唯一性、不可分割和可追溯的特性,让NFT可应用的场景非常广泛,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大量涉及到所有权的问题。一副画作、一段音乐、一个视频现在都可以以NFT的形式存在。创作者们可以将直接拥有自己作品的所有权,不必担心赝品,也不必担心再有中间商赚差价,原创者的权益似乎得到了最大化的保障。
但事实是,对于创作者来说,NFT不断强调的数字版权,正在成为他们最苦恼的问题。想要在交易平台上售卖NFT,只需要用户注册一个账号,创建电子钱包,再将图片/音频等作品上传至平台,填写相关的原创信息,即可坐等入账。可是,交易平台并不能判断这是不是原创的作品,因此只要人们盗用的不是世界名画,理论上就可以随便将别人的作品上传到平台来卖。
近日,大量抄袭与窃取作品的事件近期被接连曝光。些美国音乐人在社交媒体上集体抨击音乐网站HitPiece,怒斥该网站在未经他们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将他们的音乐作品做成NFT售卖。
荷兰艺术家Lois van Baarle在Opensea上搜索她的名字时发现有100多件她的艺术品正在出售,而没有一件是由她自己操作;美国艺术家Aja Trier在她自己从未进行任何NFT操作情况下,在OpenSea上发现了接近9万个以她的IP作品为基础创建的NFT。
交易平台OpenSea的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市面上超过80%的NFT都是剽窃而来的艺术品、垃圾邮件。而另外一个交易平台DeviantArt则尝试通过AI的自动扫描比对,向被侵权的艺术家发送警报,但这也需要艺术家本人在DeviantArt有账号才能收到,收效甚微。
其次是资产安全。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规章和市场监管,一些NFT还陷入洗钱的风波。Opensea是目前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台,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铸造NFT,也可以交易、拍卖包括图片、音乐、游戏、甚至与实体资产挂钩的各种类型的NFT。简单来说,Opensea就像是一个专门卖NFT的淘宝,只不过大家交易的都是数字虚拟资产。但作为一个成立仅4年多、在去年突然迎来高峰的年轻交易平台,Opensea系统目前并不够稳定安全。
近日,OpenSea前高管纳撒尼尔·查斯坦(Nathaniel Chastain)就被美国联邦调查局以电信欺诈和洗钱罪名逮捕并起诉。据悉,每项指控最高可判20年监禁。美国司法部官员表示,这是美国当局首次提出涉及数字资产内幕交易的指控。
去年9月,一位Twitter用户对查斯坦的指控使其陷入NFT领域争议旋涡的中心。根据起诉相关文书显示,作为OpenSea前产品主管,现年31岁的查斯坦一直负责该平台的一个关键性工作:选择出现在OpenSea主页上的NFT产品。
要知道,对于交易量庞大的OpenSea,这个"推荐"的操作可能推动一些NFT产品的价值上涨。查斯坦能够很容易地知道哪些NFT产品的价值会飙升,因此他多次提前买入即将被平台推荐的艺术家NFT产品,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出售。
根据联邦调查局方面的调查:2021年8月9日,查斯坦从一个名为"翻转和旋转"的系列项目中购买了10枚NFT商品,然后通过平台将其进行产品推荐。一旦推荐成功,查斯坦便能够以高于最初价格250%至300%的价格出售掉它们。
最后是平台安全。Opensea已经成为黑客们重点攻击的对象。不久前,一位无聊猿NFT作品的持有人向德州联邦法院向OpenSea提起诉讼,认为Opensea的系统漏洞造成了他的NFT被盗。这是首个涉及OpenSea安全漏洞的正式法律诉讼,但在其背后,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同类受害者。
从今年1月开始,多名用户表示自己的钱包被黑客非法入侵,将其钱包里的NFT以极低的价格上架出售,接着立马高价转卖,而由于用户都是匿名且不可追溯,这些资产一旦被售出几乎就不可能被追回。
实际上,在去年6月,就有Twitter网友表示就发现了Opensea的系统中的这个漏洞并向官方报告,但Opensea并未重视这一问题,从而导致大规模攻击事件的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月底Opensea表示将升级智能合约,结果前脚刚升级完,后脚黑客又立马再次发起攻击,在短短9小时中盗窃了高达2亿美元的NFT项目。而Opensea也不是唯一一家遭受攻击的平台,各类NFT被盗事件最近都是层出不穷。
今年4月1日,周杰伦就在INS上发文,称接到了朋友紧急打来的电话,说自己的"猴子"NFT被钓鱼网站盗窃了。而此次周杰伦被盗的NFT作为是由BAYC(无聊猿)出品的数字头像,根据盗窃者后续在交易平台转手的成交额来看,该NFT的价值超过300万元人民币。
显然,从版权到资产,再到平台,NFT都说不上安全。
造富狂欢后的内在调整
在不安全的背景下,NFT市场的降温或许不是一件坏事。NFT市场的降温至少给了NFT纠偏和反思的机会,让NFT真正回到技术层面来给予数字世界支持。
实际上,自从NFT市场爆火以来,NFT就一直缺乏技术创新。NFT市场在底层区块链技术方面并无太大进展,其发展前景也因此受限。这也就是什么为什么很多NFT都给人一种重复的感觉。在过去的一年当中,NFT市场仅仅经历了几次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匮乏的时期,新的创意就很难得到迭代发展。
而从技术角度来看,任何技术都难以逃过技术曲线的规律。Gartner公司创建的新兴技术成熟度周期曲线中,特意在2021年版的图表中新加入了NFT和去中心化身份。而在2021年版的新兴技术成熟度周期曲线中,NFT正处于一个上升期的顶点,顶点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技术热度的骤降。
说到底,在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技术永远是中性的,它随着人们的需要产生,也恪守着服务于人类的本分。而至少在当前,NFT只是确权工具,它解决不了复制、盗版、被盗等问题。并且,它也无法衡量数字资产或者艺术品,它们自身的价格和价值问题。这就像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品、金融资产一样,价格波动,大家看法不一。早期可能是因为稀缺,被炒到了高价,但不一定代表它的真正价值。更何况,交易NFT时需要用到虚拟货币,以太币、比特币等,这些虚拟货币的价格,也都不稳定。
因此,可以说,NFT的此次的退潮,也是一场造富狂欢后的内在调整。过去一年里,虽然大量企业进入了NFT的战场,但NFT的实际应用价值却迟迟找不到出口。大部分人买入NFT的目的并不是喜欢某个作品作为收藏,而是纯粹的出于投机目的,期待在不断的转手中大赚一笔。
现在,一头热的人们则逐渐回归理性,除了交易量的下降,国内的NFT市场也开始了发展与探索:腾讯、阿里等大厂都陆续推出了相关的交易平台,2021年年末,新华社也发行中国首套"新闻数字藏品"NFT。与国外的NFT不同,我们将其称之为"数字藏品",大多数"数字藏品"都不能二次销售,只能买来收藏,以此规避了带有风险的金融属性,更强调作品的收藏价值。
在这"万物皆可NFT"的炒作潮之后,或许,人们真正需要重新思考的,是NFT的安全问题,以及NFT的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