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已经呼啸而来,并成为全球创新竞争的新高地,更是国际科技创新与集成能力体现的全新赛道。为深化和持续推动这一具有前沿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不断明晰元宇宙中的教育价值导向、实际应用取向和质量提升方向,始终坚守教育立场,保持对“技术至上”和“育人为本”的清醒意识,2022年7月4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和杭州数字经济联合会元宇宙专业委员会承办,央链直播的“元宇宙与智慧教育国际论坛”在线上、线下双轨进行。论坛由元宇宙产业委常务副主任委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潘志庚教授主持。
本次论坛旨在开展新应用、新服务、新理论、新技术的交流研讨,通过探讨元宇宙与智慧教育领域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挑战性问题和研究方向,开阔我校科研队伍国际视野、提升学术水平,助力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在专业领域相互开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国内外科研院所与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提供交流经验、讨论学术问题、展示研究成果、施展才华的平台。同时,有助于参会者建立业务和研究上的联系,寻找未来事业上的全球合作伙伴,从而打造多方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格局。论坛将就虚拟现实及虚拟技术、图像分析与处理、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虚拟与增强现实、虚拟技术及应用、电子技术与交互系统等议题进行讨论。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外十余名业界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虚拟现实技术、元宇宙与智慧教育、创新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交流。
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外十余位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谭建荣院士指出,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与现实世界相互映射,其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谭院士将元宇宙的产业发展分为五个方面:(1)元宇宙资源的来源与拓展;(2)元宇宙人才的引进;(3)元宇宙硬件的构建与维护;(4)元宇宙软件与算法的研究;(5)元宇宙云服务平台的打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副主任潘志庚教授认为,元宇宙是最大的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自动化与机器人、法学、公共管理、经济学、工业设计和地理学科等。潘教授提出将元宇宙认知划分为九重境界以提高听众对元宇宙的充分认识,并展示其研究团队关于虚拟现实与元宇宙的相关优秀科研成果,包括网络虚拟马拉松系统、清明上河图动态画面展示系统及覆盖数理化生等课程的虚拟仿真实验。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教授认为,移动互联网与元宇宙相比,已颇为“老旧”,格局固化、垄断盛行,初创公司几乎再难有突破,如果不发展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人类将锁死在二维信息中。而新冠疫情让本该在未来产生的事物加速到来,2022年2月我们每天上网时间约为8小时,人类虚拟世界在线时长大幅增加,这为元宇宙的发展奠定了时代背景。Marc Baaden教授提出了通过使用交互式分子模拟法引导研究人员有效分析分子对象的物理特性,以实现建立、操作和探索它们的分子构成,并通过一体化建模和药物设计研究离子通道、病毒成分等几种膜包系统。Marc Baaden教授认为,随着元宇宙系统的简化和技术的成熟,基于数字孪生的分子设计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媒体创新研究所(IMI)主任、瑞士日内瓦大学跨学科研究小组MIRALab创始人Nadia教授介绍了第一个有情感并能记住他人行为的人形社会机器人“Nadine”,该作品引领了社会机器人革命,并定期在博物馆、画廊和时装秀中展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恩红教授介绍了元宇宙教学系统中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与展望。陈教授认为,未来教育会从面向现实世界向面向虚拟世界转化(即教育元宇宙)。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宋爱国教授分别从力触觉交互技术在元宇宙中的作用、元宇宙中力交互的重要内容、视觉建模技术、视觉在线技术及装置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面向元宇宙的力触觉交互技术。宋教授指出,元宇宙仍处于萌芽阶段,其中多模式力触觉交互是元宇宙不断完善与走向成熟的重要支撑。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郭延文教授指出,元宇宙是“十四五”数字化的重要方面,其发展涉及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是未来竞争中占据先导和优势的关键,元宇宙也是实现完美人生的重要途径。
此次会议对信息时代下中国及世界未来元宇宙与智慧教育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在交流合作中合纵连横、实现共赢、借助新概念、拓展新空间,为元宇宙与智慧教育产业繁荣发展积蓄力量,是集中展示元宇宙在新应用、新理论、新服务和新技术等方面研究进展的一次盛会,必将推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虚拟化、数字化及元宇宙智慧教育等科研成果的进一步优化与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