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后作家里昂这几年可以用"高产"二字来形容。2018 年在《飞地》文学杂志发表短篇小说《帕罗奥多之虹》,2020 年 10 月即出版长篇小说《渡鸦》繁体中文版,获得第十四届香港书奖提名。今年 1 月,另外一部中篇《蓝闪蝶》在《作家》杂志发表。在接受采访时他说,近期打算写一系列和篮球有关的小说,《蓝闪蝶》是其中一部。
从这些书名或许就不难看出这位年轻作家的不同。这些带有象征意味的书名,透露出里昂的趣味和喜好:他的叙事和表达,更多地是放在一种国际化的视野下去构建的。
1.
《渡鸦》这部小说,是里昂的第一部长篇。他从 15 岁开始构思这部小说,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地在这个构思上"加料",22 岁完成,最终确立了一个风格独特的故事。
新快报:和我们简单地谈一谈《渡鸦》这本书。
里昂:这本书是一本侦探悬疑类的小说。传统的悬疑推理类作品在市场上已经比较饱和,所以我独创了一种在"轻科幻"和"轻英雄主义"的背景下写推理的写法,把两者做一个结合,可能会更适合年轻观众的口味。小说主人公在一次外出的时候被暗杀,但他没有死,醒过来以后却发现,自己最信任的朋友被抓,而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这个朋友就是凶手。主人公于是走上探寻真相的路,却在最后发现,要暗杀他的人果然就是他最信任的人。
新快报:"轻科幻"和 "轻英雄主义"是什么意思?
里昂:我在作品里对主人公的能力设定了一个上限,他不会像超人一样无所不能,如果是无所不能,就会变得无趣,所以这个主人公的能力只是在侦探方面能够帮助他一点点。另外,我不想让人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感觉超越现实太远,书里提到的技术可能在十年二十年后就实现了,和科幻相比,它更像是对未来的一个畅想。
新快报:小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里昂:这本书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对人内心的探讨。生命才是一个人拥有的最大财富,不要过于压抑自己,也不要轻言放弃,只要活着一切就都还有可能。也因此,无论是什么原因,每个人都无权对别人的生命剥夺和宣判。
新快报:渡鸦是一个什么样的设定?
里昂:渡鸦是一个人,但是他始终带着一个像中世纪瘟疫医生那样的乌鸦面具。他动用私刑,去逮捕一些法律无法制裁的坏人,然后用直播的方式将犯人处刑,用这种办法将恐惧植入坏人心里。在故事的结尾,他把四个坏人抓在一起,让他们在一个封闭的密室里玩死亡游戏,只有一个人才能活着出去。
渡鸦也是一个符号,它有两种解读:一种是真实的乌鸦,它是一种红眼大号乌鸦。对于乌鸦,中国人通常会将它视为一种不祥的动物,而在日本乌鸦则是一种福兆。乌鸦还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原来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可以用绝对的善或恶来定义的事物,好与坏在不同的文化、不同人的眼里是不一样的。
由此带来第二个解读:对于小说中渡鸦这个人物,他虽然以自己的方式惩治了坏人,对受害者而言他是一个英雄;而对旁观者来说,渡鸦则是一个有些令人感到恐惧的存在——渡鸦的世界里只要听到一种声音,如果你反对我,我就要消灭你。这是非常恐怖的。
2.
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聂莉在为里昂《渡鸦》写的书评《世界的三个跨越》一文中指出,里昂小说中充满了"游戏思维",同时他更敏锐地关注到优质文学内容对于游戏、对于影视的 IP 价值与意义,从创作一开始就有强烈的 IP 意识,为未来的小说内容衍生品生产做先行准备。
新快报:在现实中你也很爱玩游戏,游戏有没有影响你的价值观?
里昂:不会,价值观主要还是慢慢在经历中沉淀出来的东西。我受游戏的影响主要是灵感上的启发。我从小到大玩游戏,不像其他人那样可能讨论剧情、关注输赢,我比较关注游戏的每个镜头为什么这么好看,设置这个人物在游戏里起什么作用,慢慢就积累了一些素材,在创作中写到故事发展走向的时候,脑子里就有七八种方向,这就是游戏思维。
新快报:《渡鸦》里具体的构思上有哪些用到游戏思维?
里昂:我在构思情节的时候为了让它有看点,就必须要设计强烈的冲突。我要设计四个外貌、性格迥异的人,这样才会有冲突。创作的时候我会把自己分别代入这四个人,如果我是其中一个人,我会怎么去做。当你把这四个人物设定好之后,情节推进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其实这就是一个淘汰式游戏的构建。这本书里有几十个人物,我第一次写完后再进行修改的时候,会把自己代入到另一个人物,再从这个人物的视角去观察这个故事,再进行添加、修改。脑子里就像有一个小剧场,你自己沉浸在里面看自己写的故事。
新快报:说到沉浸,其实沉浸式体验也是元宇宙的一个特点。那你认为,元宇宙未来会和文学发生什么关系吗?
里昂:现阶段元宇宙还停留在概念的阶段,因为我们的硬件条件还达不到,网速还不够快,VR、AR 等画面程度也达不到,另外就是携带的体感方式还太沉重。所以目前只能说是半沉浸式体验。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司在做一些尝试,比如互动式观影体验。
无论是游戏、影视、文学还是元宇宙,未来的发展趋势都是互动式体验,观众可以选择故事的走向和结局,不仅有作者,观众也是创作者。这个时候,当作家去创作一个新的故事的时候,他写的就不是单一结局,而是开放式的。这种写作其实也符合人的认知本质,因为事实上每一个人的观点也是不一样的。
新快报:目前《渡鸦》有没有影视化或做其他形式衍生品的考虑?
里昂:这本书目前在国内的出版在计划中,英文版很快就要完成校对,在美国面世了。等条件成熟后,希望有机会有更多形式的尝试。
3.
里昂在完成长篇《渡鸦》后,今年 1 月,他的一部中篇《蓝闪蝶》也在《作家》杂志上发表了。这是一部完全没有科幻成分的小说,没有悬疑,没有游戏,完全是根据作者年轻时打篮球的经历写的故事。书里的主人公李文和李义兄弟俩,就像无数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年轻人一样,有热爱,有勇敢,有坚持;也有自卑,有怯懦,有躲闪。和"渡鸦"一样,"蓝闪蝶"在小说中也有象征意义,这种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翅膀发出蓝光的昆虫,总是在少年处在困惑时出现,赋予他独特的力量。
故事也是简单的,单一叙事,但里昂的文字信息量很大,这种表达一看就知并非来自一种写作训练和技巧,因为几乎全篇文字的信息密集程度都是一样的,没有松下来的地方。这种叙述,更可能是属于他们这一代年轻人的独特的表达方式:直接、干脆。
而如此大的信息量也并没有导致描写的失真,这或许是因为里昂笔下的文字是他最熟悉和热爱的事物。让我们来看其中一段:
“我把球带到油漆区附近,试图用后撤步拉开空间,这时李义准备伸手切球,他没料到这只是个拜佛假动作,我顺势做出转身,把球换到左手,我知道这还不足以令李义失位,就接着向右跳步把球在背后从左手递到右手,这终于使他失去了平衡 ……(我)趁此空隙后仰把球投进。”如果这是一篇新闻报道,那它就是一段相当准确的特写。这样的文字在小说里有很多,读起来还真是过瘾。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里昂说他受日本文学的影响比较大,他非常喜欢太宰治、村上春树等作家的描写。"他们的文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感,在抒发人内心的感想和生活感悟某一瞬间的表达时,特别地漂亮。这对我的文字有很大影响,我也会在一段故事推进后停下来,让主人公对周围环境抒发内心的感悟。"
在《蓝闪蝶》里,主人公克服自卑赢了球,里昂这样写道——
“我在酒红色的海面睁开双眼,看着熟悉的那片挂着火烧云的蓝紫色的天空,还有仅露微光的淡黄圆月,平静地站了起来,海水原来才刚及腰。”这很村上春树。
如果说《渡鸦》显示了里昂的写作野心,《蓝闪蝶》则是他把目光对准自己当下的人生经历而作的文学化表达。作为一个 15 岁开始就在世界各地学习和生活的年轻人,里昂身上有着多元的文化视野,这种多元性也必将体现在他的创作上。我们可以期待未来一个优秀的跨文化写作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