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浪尖的元宇宙
“元宇宙”当属眼下科技界和产业界最热的话题之一。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虚拟人、Web3.0、NFT、数字经济等概念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并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你可以在游戏中畅游平行世界,听一场虚拟人演唱会,参加NFT数字藏品的拍卖活动,戴上VR眼镜3D体感试衣,甚至在元宇宙平台购买虚拟地皮。
元宇宙自诞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构建未来数字世界的重要方式。中国国内如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场,开始打造自己的元宇宙生态。阿里巴巴和腾讯均成立了XR(扩展现实)部门;百度推出了首个国产元宇宙App“希壤”;字节跳动斥资数十亿元收购VR设备研发商Pico。
北京、上海、广州、合肥、武汉等多地已将元宇宙纳入到未来城市的发展规划,以期抢占互联网下一个“风口”。部分省市还设立元宇宙产业基金,给予元宇宙企业房租财政补贴。
元宇宙之风还吹到了资本市场。元宇宙不仅成为一级市场投资人眼里的“香饽饽”,从去年9月开始,元宇宙题材在A股崛起,只要公司宣布跟“元宇宙”概念沾边,股价便扶摇直上。但这一热度并未持续多久,今年上半年,万得(Wind)元宇宙指数回撤近30%。
市场上对于元宇宙的质疑和争议一直存在。元宇宙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商业化落地、监管政策等还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部分市面上出现的所谓元宇宙产品,只是给自己披上了元宇宙的外衣。如果市场继续爆炒元宇宙概念,无疑将会催生巨大的风险和泡沫。银保监会近期发文指出,民众需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的非法集资。
不过从长期趋势来看,元宇宙、虚拟现实、数字经济等,已经被定义为Web3.0第三代互联网技术,成为资本的必争之地。
任何新产业,在概念期,大多数人认同并涌入,就会产生泡沫,“就如啤酒一样,适量的泡沫是美妙而且必须的。当然,不能光有泡沫,没有好酒。企业现在专注做的工作就是酿好‘元宇宙’的美酒,让新业态健康成长”。
那么,元宇宙是否只是AR/VR设备的又一次短期爆发?如何看待元宇宙对未来经济、社会的深远影响?元宇宙当下有哪些布局机会?元宇宙带来的新机遇,是科技巨头逐鹿的战场,还是初创公司崛起的机遇?
元宇宙
资本青睐元宇宙
当元宇宙成为风口,资本自然不会错过。陷入长期增长乏力的中国互联网巨头将元宇宙概念视为发展机遇,利用自身平台、资金优势,扎堆布局元宇宙。
比如,目前想要进入元宇宙,最基本的要求是拥有一款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Meta在2014年就收购了VR头盔硬件公司Oculus,后者生产的虚拟现实设备成了Meta进军元宇宙的硬件基础。
根据IDC的数据,2022年一季度,全球VR头显出货356.3万台,其中Oculus份额占全球VR市场的90%。中国VR头显出货25.7万台,同比增长14.8%,其中一体机VR出货22.8万台,Pico和爱奇艺的奇遇VR位居前列。
Pico是字节跳动去年斥资90亿元收购的VR硬件厂商。如今,打开小红书、抖音、B站,明星和头部博主们几乎都在用Pico健身、跳舞、玩游戏。字节跳动近年来在元宇宙赛道上的动作频频,去年以1亿元投资了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码乾坤,今年6月底,还收购了北京波粒子科技——一家专注于二次元虚拟社交的科技公司。
对腾讯来说,如今的元宇宙,就相当于早前马化腾口中所说的“全真互联网”。在这一赛道里,腾讯早有动作,2012年收购美国视频游戏软件开发商Epic,2019年与Roblox合作,次年参与其上市前G轮融资,近期正式成立XR部门(意为扩展现实,包括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
阿里巴巴早在去年10月就成立了XR实验室,近期还砸3.8亿元投资国内知名消费级AR眼镜制造商Nreal。百度也早早推出了“希壤”平台,目前已成为部分品牌数字营销的虚拟世界新阵地。
大厂相继出手布局,是刺激一级市场元宇宙赛道融资加速的关键。VC、PE闻风而动,一些中小型企业也正乘势而起。“元宇宙时代不一定是互联网大厂的天下。”以真人3D数字分身切入元宇宙领域的蒋亚洪认为,一个新的技术时代的开启,对每个人又是一个新的起点,这也就提供给中小企业相对平等的机会。
元宇宙
概念落地仍需时日
国内元宇宙概念股的过山车,似乎给风口上的元宇宙泼了一瓢冷水。更多的事实表明,即便赶上了“元宇宙”的热潮,但如果相关产品、技术尚未成熟,荣光也终会散去。
有美国媒体将“元宇宙”视为科技公司的概念炒作。比如纽约时报专栏文章写道,元宇宙呈现了资本主义史在更广泛层面的一场愈发令人不安的转折,在这一体系下,股票价格与其说是由收益驱动,不如说是由科幻小说的幻想驱动。
元宇宙传入中国后,也受到了质疑。《三体》作者刘慈欣说,“人类的未来,要么是走向星际文明,要么就是常年沉迷在VR的虚拟世界中。如果人类在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实现了高度逼真的VR世界,这将是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