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复旦大学副教授:元宇宙跟游戏没有任何关系,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未来

元宇宙正越来越成为一个热词。今年7月,《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印发。其中提出,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带动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超过15000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突破5500亿元。

元宇宙正越来越成为一个热词。今年7月,《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印发。其中提出,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带动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超过15000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突破5500亿元。

“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就是元宇宙。”8月17日,上海市民信箱副总经理、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凌力在第二届长三角城市数字化转型创新论坛上指出,元宇宙和游戏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人类生产或经济活动在数字空间中的延伸,跟现实世界紧密融合、相互映射。

他认为,元宇宙其实就是三个“A”,第一个A是Avatar,即数字的化身;第二个A是Asset,即数字的资产;第三个A是Action,即执行。这个过程都是以区块链为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区块链被国家列为战略方向和数字底座的组成部分。

本届论坛以“城市数字化 助力一体化”为主题,联合江浙沪皖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专家学者、数字化建设标杆企业等,从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于“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等方向进行讲坛宣讲、探讨交流、难点问诊、需求对接。

在论坛现场,联通(上海)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表示,面对不同用户来说,数字化转型需求归根结底首先是在网络上,随着5G的商用,各行各业迸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也对通信网络的性能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不同应用场景对网络的性能有不同需求。其次在数据使用过程中,数据孤岛、异构数据对接和多平台打通的问题也是客户所关心的。

本届论坛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指导,长三角产业和信息化发展研究联盟(工信智库联盟长三角分盟)主办,联通(上海)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协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承办。

在论坛上的圆桌论坛环节,各位嘉宾对数字技术赋能长三角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落地实施过程中的难点、热点和解决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观察者网整理圆桌论坛实录如下:

圆桌论坛主持人、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徐云程:大家都知道,智慧城市和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可以从任何地方切入进行解读。第一轮想问嘉宾的是,未来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最看好的一个场景是什么,到底可以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浙江省嘉兴市智慧城市建设办公室原主任邓辉:讲场景的话特别多。如果从“城市大脑”来讲的话,数据是支撑,场景是生命。一个“城市大脑”如果没有场景,那就毫无价值。前面我提到,2017年嘉兴“城市大脑”建成的时候,只有6个场景,现在有172个。通过这几年建设,我感受最深的场景是为民服务。我们推出了“一键式”服务,老百姓办事从头到尾只跑一个窗口,只找一个部门,从头到尾涉及的所有事情都在“一指之间”。当然,最重要的是依靠现有的技术可以满足这些场景的需求,包括建设虚拟的审批服务大厅等。

数库(上海)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范珺劼:邓主任刚才讲到为民服务,我们主要是为企业服务。在业务上我们主要是做企业画像,为服务它们或者要投资它们的一些外部机构提供企业在各种领域的信息。就像人有很多需求空间,企业其实也有很多需求空间,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求。

对一家公司来说,本质上主要有两个需求。一方面是业务上的商机需求,这种需求可以通过数据服务来满足,我们也希望通过数据把更多企业串联起来。另一方面企业还有资金的痛点,无论是股权投资还是信贷融资等,投资机构也需要去研究和分析企业,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来满足金融机构的需求。金融机构在赋能企业的过程中,也是在帮助城市发展,因为每个企业都是城市发展的一个载体。

联通(上海)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盛婷:数字化当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技术融合、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服务和数字化运行。随着海量的数据的采集、融合和治理,我最看好的赛道就是算力。我们需要给海量的数据提供大量的计算能力,依托算力网络的高效调度,去实现数据的治理和融合。包括高计算性能算法等,以及如何让算法和高性能的服务器算力更加适配等。不同场景中的数据,包括政府数字化、企业数字化,以及企业数字化中不同行业的数字化,对算力的匹配要求都不一样。在未来的算力赛道中,不仅有算力的使用,还会有大量的适配、融合、业务迁移,所以我非常看好这个赛道。

上海市民信箱副总经理、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凌力:上海目前开发和推出很多的数字化转型场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医疗付费的无感支付。事实上,医疗付费早已实现信息化,包括线上预约、付费等都可以手机操作,那为什么还要数字化转型?这就涉及到数字化转型的根本问题,即如何真正去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问题。在就医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排队,排队给医生看报告、排队付费等。为什么实现信息化之后仍要排队付费?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医保支付一定要在机器中插卡,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实现脱卡支付。还有一个问题是数据流通,在建设公共医疗无感支付的过程中,必须要打破数据孤岛,让各个部门的数据以及病人的信息可以合法的顺畅流通,这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真正要做的事情。

上海天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城市化总经理贾巍:我们最看好的是基层数字化转型,基层是一个城市的毛细血管,但也可能是科技赋能最弱的地方。刚才也讲到,无论是为民服务还是为企服务,都少不了基层工作者的参与。我们也是疫情的亲历者,确实能够体会到基层工作者在疫情期间遇到的一些困难,每天要做各种记录、开各种会议,他们确实需要一些方便快捷的数字化工具来帮助他们减轻一些负担。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一些事情,一是帮助基层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让他们的服务更精准。

圆桌论坛主持人、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徐云程:如今新的技术层出不穷,而这些技术也正慢慢进入成熟期。在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技术是核心技术,另外它落地的难点是什么?当然,也不见得是技术难点,可以是制度难点、流程难点或业务难点。

上海天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城市化总经理贾巍:我们选择的赛道是人工智能。行业的难点我们认为现在并不在技术,而是对整体业务和需求的把握。因为我们去服务基层,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基层工作最需要什么,怎么才能提高基层工作的效率,让基层工作人员把工作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以及如何从居民需求出发,带着更精准的目的服务基层用户的经验案例,真正地帮助基层工作减负。

上海市民信箱副总经理、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凌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未来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现在很热的元宇宙。元宇宙的概念可能会被一些人带偏,有些做游戏的也说自己是元宇宙,绝对不是,游戏不是元宇宙。因为游戏都是有剧本的,其中的角色都是虚构的。

元宇宙是什么?其实就是三个“A”,第一个A是Avatar,即数字的化身;第二个A是Asset,即数字的资产;第三个A是Action,即执行。所以元宇宙和游戏没有任何关系,它是人类生产活动或经济活动在数字空间中的延伸,跟现实世界紧密融合、相互映射。这样一个过程,都是以区块链为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区块链被国家列为战略方向和数字底座的组成部分,都是有道理的。原来我们是信息化,现在是数字化转型,未来就是往元宇宙方向发展,我看好这一点,并且希望和大家一起奔向元宇宙。

联通(上海)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盛婷: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当中,单一的技术很难承载数字化转型任务,我们需要通过将算力、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类技术融合,完善城市数字化基座能力,进行数字化治理、提供数字化服务、实现数字化运行。

其中,算力是未来重点发展领域,基于算力网络的高效调度,适配海量数据融合处理,以提供更高效的算力服务,更好地赋能政府、企业、民生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另外,在面向城市数字化当中,少量的数据样本难以支撑数字化城市的体量,需要海量数据的采集,基于联通网络、物联网连接及设备管理能力,打造物联+数联+智联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城市海量感知终端的标准化接入、汇聚和统一管理,携手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加快城市城市数字化转型。

数库(上海)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范珺劼:很多技术都是数据使用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我们2009年成立初期是用人来做数据,后来开始用AI、机器学习、NLP来生成数据或部分的替代人。但最需要突破的还是知识图谱方面的技术,这种技术是把很多数据按照一个知识架构还原出来。

但我们很难去做全社会的知识图谱,因为太庞大了,可能这种技术的辐射能力很强,但是切入点要更专更精。最大的痛点还是要沉得住气,真正的去解决业务上的需求。每一个行业到底是什么形态,我们要去适配他的业务诉求。这种适配灵活性对底层的细颗粒度数据的标准有很高的要求,尽可能让这些数据形成某种关联,能够从一张图带到背后的数据,再带到数据之间的关系,帮助客户形成决策。数字化转型最终还是要便民便企,让用户实现更高智能的体验。

圆桌论坛主持人徐云程: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很多产业之所以数字化无法进行,不因为缺技术、场景以及资金,缺的可能是一张知识图谱。现在拥有知识图谱的产业实在太少,没有知识图谱的积累,就无法做最后的推演和分析,难以利用人工智能以及高新技术。

浙江省嘉兴市智慧城市建设办公室原主任邓辉:现在一讲新一代信息技术,就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但目前无论是运用大数据技术来建数据中心,还是将数据作为资源运用在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还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或者综合性的技术来支撑。数据融合非常关键,但怎么样进行融合好像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另外,信息安全也非常关键。信息化程度越高,安全问题越突出。所以我们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理念就是要搭建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体系。我们嘉兴目前平均每个月遭受370万次境内外的网络攻击,但我每次都只关注一句话:均被成功拦截。

圆桌论坛主持人徐云程:大家今天讲了很多热词,我补充一个:生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三个生态很重要:产业生态涉及到场景;技术生态关系到融合;三是可能被忽略的规则生态,无论政府、智库还是外部的第三方机构,在整个数字经济过程中有太多规则需要厘清。

在论坛现场,联通(上海)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接受了观察者网采访,以下是实录:

当前城市数字化转型实施过程,客户通用需求一般有哪些,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联通是如何应对的?

在面对不同用户来说,数字化转型需求归根结底首先是在网络上,随着5G的商用,各行各业迸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也对通信网络的性能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不同应用场景对网络的性能需求是不一样的。其次在数据使用过程中,数据孤岛、异构数据对接和多平台打通的问题也是客户一直关心的。

中国联通全面升级制定“1+9+3”战略规划体系,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联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上海联通依托集团五大主责主业,做深“大联接”,持续推出5G专网产品,面对不同业务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网络,推进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帮助政府、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除此之外,上海联通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聚焦城域物联,构建城域物联感知云平台,对海量城市感知终端的标准化接入,构建跨行业万物感知互联的物理基础和数据基础,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结合CIM平台,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市政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

联通目前主打的5G专网、城域物联感知云平台,如何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能力?

随着5G商用,面临网络能力对应用适配性、多级算力的灵活调度及专网一体化服务能力需求。联通5G专网PLUS实现网络跨越、行业跨越和服务跨越三大跨越,打造5GC toB集中一朵云、分布一张网的立体网络架构,快速实现创新即入网、验证即商用、全程全网规模化推广,支持5G专网规模化交付,增强专网产品的一点订购、一键开通和一站服务,让客户买得舒心、建得省心、用得放心。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为客户提供多种网络定制方案,提供相互隔离、网络能力可确定的网络服务,满足不同业务场景定制化网络和差异化数据传输的保障需求。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面对数据孤岛、接入规范不统一等问题,上海联通聚焦数字化转型进程,融合了连接管理和设备管理等功能,提供包含5G、4G/Cat.1、NB-IoT等在内的泛在网络接入能力、丰富的连接管理能力和统一的设备管理能力,实现对海量城市感知终端的标准化接入,构建物联感知和多种云边协同能力、软硬件体系化的一体式方案。通过全量部署各类智能感知终端,汇聚物联感知平台,统一数据标准、整合集散数据、打造应用使能、赋能产业生态,助力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

联通后续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方向的发展布局?

上海联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紧跟集团战略,基于集团五大主责主业,构筑“大联接”物联网能力基座,推动“连接+平台+应用”一体化,强化网络、算力、数据等要素与“物”的融合与协同,加快提升AIoT核心能力,构建全面感知的物联网新体系,聚焦重点行业加强创新应用的供给,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万物智联的物联网新格局。布局“大计算”战略业务,统筹推进数据中心、云计算与网络的深度融合,构建布局合理、网络先进、云网协同的算网一体化体系。同时,紧跟集团战略,围绕国家“东数西算”八大算力枢纽节点,落实国家新基建政策,聚焦算力网络,助力推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开创算网融合发展新局面,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联通将始终以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大胆探索,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合作,以领先的技术、创新的产品、丰富的应用,助力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蓬勃发展。

24快报
元宇宙技术综述
昨天 22:10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