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

孤独焦虑之下,为什么他们选择和AI恋爱?

在2021年上映的电视剧《你好,安怡》中,男主在与妻子情感破裂后,开始了与AI陪伴机器人安怡的“暧昧”。安怡会开玩笑安慰男主、理解他的不同情绪、帮他照顾孩子;男主因此爱上了安怡,一起在逛街购物、分享彼此的思考与感悟。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欧阳宏宇

在2021年上映的电视剧《你好,安怡》中,男主在与妻子情感破裂后,开始了与AI陪伴机器人安怡的“暧昧”。安怡会开玩笑安慰男主、理解他的不同情绪、帮他照顾孩子;男主因此爱上了安怡,一起在逛街购物、分享彼此的思考与感悟。

从动画片《超能陆战队》、《哆啦A梦》,到电影大片《终结者》、《机器管家》、《变形金刚》,众多影视作品无不描绘了机器对人类的照望,和人类对机器的牵挂。事实上,由AI照顾、陪伴人类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

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期间,当地的60万个老年家庭将会迎来一批特殊的“虚拟人”AI Companion(AI陪伴)。老人可以参与到每个虚拟人的训练过程中,让这些生活助理为自己提供相应的服务。例如,老人可以将其视为自己的儿孙、儿时的好友,甚至让逝去的亲人“重生”。据介绍,这是小冰公司前不久中标的2025日本大阪世博会的项目,其背后依托的正是人工智能小冰框架技术。

在豆瓣小组“人机之恋”中,有近1万个网友关注AI研究成果和人机关系的未来。他们在小组介绍中写到:“曾经,情感只能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如今,人工智能科技让人机之恋成为可能。”

孤独是人一生中无可避免的命题。技术正试图理解和改变,那些无法在现实中建立情感连接的人,他们沉迷网络、逃避现实、对虚拟世界的真实性信以为真的状态。通过这些陪伴的故事,我们试图安慰自己,只要科技不断往前迈进,孤独就不是那么可怕。

承载千亿市场

元宇宙未至虚拟人先行

如果说元宇宙还只是概念,那“虚拟人”已近在咫尺。

今年初发布的《中国虚拟数字人影响力指数报告》指出,中国的虚拟数字人在应用上分为三大类:身份型(真人虚拟分身)、服务型(虚拟员工)、表演型(虚拟偶像),涉及主播、虚拟偶像、航天员、艺术家等多个场景中的虚拟人解决方案。类型更加细分,落地场景增多,智慧程度提升,意味着中国的虚拟数字人产业已经迎来爆发期。

“一个会热爱诗词歌赋,国风舞蹈的虚拟古代人物。”这是数字虚拟人苏小妹的简介。在今年大年初一播放的北京台春晚中,苏小妹携手青年歌手刘宇同台演出了歌舞节目《星河入梦》。截至目前,这一节目在社交平台上的播放量接近2000万,远超过晚会其他节目。

从小冰公司旗下AI少女小冰,到冬运中心AI裁判观君、中央美院虚拟画家夏语冰,再到在万科集团拿下了最佳新人奖的虚拟财务专员崔筱盼、为你预报天气的虚拟报员冯小殊……元宇宙的风口渐盛,已把越来越多的虚拟人带入大众视野。

行业大热之前,资本市场总是先行。 2021年下半年以来,有关虚拟人的概念股大涨,此后虽又有回落,但证明了这一新兴事物的关注度。相关行研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虚拟人核心市场规模为62.2亿元,预计到2030年,我国虚拟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

安信证券研报也预测,中短期内,国内虚拟数字人将率先在某些特定场景中发展落地,如直播带货、智能客服、虚拟伴侣等场景,即服务型虚拟数字人预计将率先规模化应用。

“陪伴经济”之下

虚拟人抚慰数亿人的孤独

柏拉图在《会饮篇》里有一个小故事:

很久以前,人都是“双体人”,有两个脑袋、四条胳膊、四条腿,由于人类的傲慢自大,众神之王宙斯把人劈成两半,于是人类不得不终其一生苦苦寻找另一半……

“人生来孤独。”这是人类认识孤独的一种哲学观点。为了对抗孤独,人们发明了玩具、宠物、游戏、“纸片人”,甚至会说话的抱枕 ,也包括能陪伴人类的虚拟人。

孤独是一种状态与感受,看起来无法量化,也无法被彻底满足,于是人类会尝试寻求科技的帮助,寻求寄托。而随着“情感经济”借助网络在年轻群体中兴起,在众多虚拟人的应用场景中,懂情感有温度的陪伴型虚拟人越来越受到关注。

早在2017年,恋爱剧情手游《恋与制作人》中塑造的霸道总裁李泽言、天才科学家许墨、特警学长白起、帅气明星周棋洛等,这些虚拟人就凭借其完美人设和动听声音收获粉丝无数。

在淘宝上,以“AI 树洞”为关键词检索,有接近500个网店都在从事虚拟人陪聊的服务。

小冰、百度、科大讯飞、 replika等科技公司也陆续推出了可定制的情感陪伴型虚拟人服务。以小冰为例,早在2020年已上线了虚拟女友服务,用户可以在小米小爱、华为快应用、X Eva App中通过回答机器提出的问题,定制属于个人的“虚拟女友”。

“未来,AI being将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小冰公司首席执行官李笛表示,人们普遍有情感对话需求,而AI being有些各自可能拥有不同的能力。小冰框架是一套完整的、面向交互全程的人工智能交互主体基础框架,目前已经覆盖中国绝大多数智能硬件及社交媒体平台。比如,用户可以通过小冰框架创造一个AI恋人,并以文本、语音、图片等多种形式和他们交流互动。仅在中国,已有数千万用户请小冰为自己创造AI恋人,并通过交互不断迭代进化。

数据显示,小冰框架的交互总量已占到全球人工智能交互总量的60%,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成熟和最大的人工智能基础框架。在与用户的沟通交流中,小冰框架内的AI更富于同理心,表现得更接近人类,也更能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那些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中越来越难以被满足的情感需求。“平均每位用户和小冰虚拟人互动轮次达到36轮,甚至高于人类之间的对话。”李笛说,人工智能对于人的吸引力在于,比人类更擅长倾听。

精准击中孤独感

情感帮助是AI发展的趋势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不少用户表示,当孤独降临时,每个人内心或许都希望,有一个24小时秒回你消息的人,也许并不奢求他有多懂你,只要他一直都在。

但在心理学家看来,定制“虚拟伴侣”市场需求的出现,并且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是因为恰恰精准击中了不少年轻人无处可藏的孤独感和焦虑,其背后折射的是年轻人对真实社交和情感的渴望。

“生活节奏的加快,紧张和压力使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去等待,特别是渴望被理解、沟通和交流。”中国心理联盟专家委员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成都市心理咨询师行业协会理事、心理测评中心主任欧阳旭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陪伴型虚拟人的出现可以从三个方面满足“人感到孤独”的痛点,由于人是群居的物种,特别渴望情感,陪伴型虚拟人首先能够增加人的交流和沟通,进而增加情感;其次,可以帮助人们交换情报;此外,还可以传达信息。

在普遍观念中,相较于机器,人更倾向于和真人沟通;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美国网络银行在2018年时发布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43%的受访用户愿意利用银行聊天机器人解决问题,比去银行分支机构(35%)或访问网站查询信息(35%)更受欢迎,远超过了社交媒体(6%)。针对1000万名用户的调查发现,在使用人机对话方面,人们的满意度超过了80%。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高礼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鹏指出,随着技术和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虚拟人的作用将覆盖到从日常办公到陪伴的方方面面。“就像电影《钢铁侠》里的虚拟助理对,可以帮助我们提供很多方面的解决方案。”

欧阳旭伟也认为,人们更希望用更快捷、更懂自己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如通过小冰和广汽传祺联合打造的情感交互虚拟人“AI小祺”,不仅担任智能中控,更重要的是他有年龄、有性别和性格特征等人设,有对话理解和共情能力,是乘客车里的出行伙伴,这些人机交互方式已成为我们生活一部分。

具体到专门针对于老人的陪伴型虚拟人,欧阳旭伟表示,老年人的年纪越大,越怕孤独,特别独身老人有较强的不安全感,需要人们及时的回应,甚至部分压力特别大的年轻人也有同样的情感需求。在人机互动的模式中,每天24小时的运行,可以帮助我们得到这种安全及时的回应反馈。“如今,通过神经语言的处理,已比过去单一的人机语音报播有了很大进步,它可以与人进行对话。所以情感帮助场景是AI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在未来不可替代的一个方式,能够及时给予渴望得到情感庇护的人们最大限度的帮助。”

王鹏则从机器学习的角度建议,由于部分老人无法听懂普通话,开发者可以在普通话之外,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构建不同的表述方式;同时,虚拟人与人交互的精度,减少答非所问的情况,甚至提升机器人自我组织整合语言的能力。此外,还可考虑将陪伴型机器人除了适老化之外,应用到其他场景,如教育、医疗、生产等领域。

关键词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