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上市公司来说,“元宇宙”是个好东西!
似乎只要带上元宇宙,蹭一波热度,没准股价就上扬了;
也是,股市向来喜新厌旧,尤其是在震荡市中,老题材由于投资者审美疲劳,往往拉一下就跳水。而新的题材,由于有着“朦胧之美”,会被投资者持续热捧,就像横空出世的新题材元宇宙一样,去年被反复炒作了好几个月;
在经历过2021元宇宙元年之后,不少企业纷纷蹭点元宇宙,概念股IPO更是前仆后继...这不,港股“元宇宙第一股”就要来了!
飞天云动,能否借“元宇宙”一飞冲天呢?
壹
元宇宙一词源自科幻小说《雪崩》,书中描述到:“只要带上耳机、目镜,找到一个终端,就能进入由计算机模拟的另一个三维现实。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中拥有自己的分身。”
也就是类似电影《头号玩家》中的虚拟世界,甚至有人喊出元宇宙将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
回顾过去的2021年,“元宇宙”俨然成为了整个科技界最火的关键词。
事实上,元宇宙概念真正被资本市场注意到其实是在去年的三月份,全球公认的“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登陆纽交所,彻底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
去年3月,美国在线游戏创作平台Roblox于纽交所挂牌上市。头顶元宇宙第一股光环,Roblox轻松突破了3000亿市值,令人惊叹!
随后,元宇宙席卷国内外一二级市场,几十家相关初创企业相继获得融资、国际头部厂商先后发布 AR 硬件产品、全球科技巨头成立元宇宙联盟...除了Facebook、腾讯、百度等科技巨头布局外,准备赴美上市Soul将自己包装成社交元宇宙,映客直播则改名为映宇宙,中青宝、天下秀纷纷推出元宇宙业务,甚至连奈雪的茶、蜜雪冰城都来蹭热度。
而从游戏软件开发商转型而来的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飞天云动 "),刚入局元宇宙还不到一年时间,锲而不舍地两次向港交所递交了自己的招股书,终于通过了,为其资本故事增添一份想象力。
贰
据悉,飞天云动于 9 月 29 日开启招股,并将于 10 月 7 日结束公开发售,预计10月18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这也就意味着,飞天云动将成为港股 " 元宇宙第一股 "。
只是,在而今山头林立的赛道中籍籍无名,飞天云动研发投入偏低,流量获取成本高,其业务实力与竞争优势略显不足,在港股破发率持续走高的背景下强追元宇宙的风口,前景难料。
有意思的是,飞天云动首次递表时,其招股书中高频使用“元宇宙”一词256次,表明其发力元宇宙的“决心”;更过分的是,在飞天云动二次递表时,对于“元宇宙”一词的使用频次又创下新高,提升到了 318次!
飞天云动到底是蹭概念上市收割,还是来真的?
用一句概括飞天云动的发展历程,那就是“永远都在追热点”。
资料显示,飞天云动的前身掌中飞天成立于2008年,由杨雪凯、郭晓峰、宋鹏鹏三人共同出资成立,原本是一家游戏研发发行商。
2009年,汪磊担任掌中飞天总经理,并主导打造了《飙车之神》)、《爱丽丝仙境消消乐》、《星际武装》等多款单机游戏。
2017年,飞天云动由游戏业务转向AR/VR内容及服务业务,并于2019年5月完成转型;同年8月27日,掌中飞天正式于新三板摘牌,摘牌前市值约为3.5亿元。
叁
当2021年市场再度升起元宇宙热度时,飞天云动不仅发布了飞天元宇宙平台,还在递交招股书的前一个月,将公司名称更改为飞天云动。据悉,公司共计进行5轮融资,最后一轮融资估值约为14.97亿人民币。
今年7月,飞天云动第二次提交港股上市申请,并因在招股书中提及“元宇宙”三百余次而备受关注,这也被业内称为“PPT里造元宇宙”。
一般而言,上市计划到实施需要超过两年时间。从飞天云动连续二次递交招股书动作来看,其蹭概念的动机十分明显。
因为,元宇宙虽然火爆,但至少需要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实现,现阶段大家不是在炒概念的路上,就是在创造未来的布局上。
元宇宙的核心是要打造一个完全媲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你可以在里面和朋友逛街、打游戏,甚至做改变世界的事;
就典型的环境模拟代表就是电影《头号玩家》里的“绿洲”游戏,是对真实世界的一种补充,让用户在虚拟中改写人生。
听上去很梦幻,但要实现并非易事。美国游戏公司、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的招股书中写到“要成为元宇宙至少要满足8个关键特征:身份、朋友、沉浸感、随地、多元化、低延迟、经济系统和文明。”
单硬件来说,元宇宙就需要毫无眩晕感的VR眼镜、算力提升数倍的芯片、最低延迟的网络通信。
这里面汇聚了VR/AR设备、AI、芯片、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技,相当于人类最顶尖技术的集大成者。
显然,元宇宙不是仅仅靠一家公司、一个行业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个整体的、多个行业的共同努力!
肆
作为一家游戏起家的公司,虽然在搭建元宇宙平台上飞天云动会有一定的势能优势,但当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源还是围绕AR/VR。
招股书数据显示,飞天云动从2019年-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1亿元、3.39亿元、5.95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达2.29亿元,其中AR/VR营销服务业务板块占总营收的72.3%,AR/VR内容业务占比23.5%,AR/VR SaaS占比4.2%。可以看出,飞天云动营收过度依赖AR/VR营销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VR/AR市场规模本身在当前来说并不算太大。飞天云动的收入支柱之一“VR/AR内容服务”市场就更小了。
自 2016 年 AR/VR 技术开始愈发在各类场景中应用落地以来,中国 AR/VR 内容及服务市场的发展才开始起步。
按收入计,AR/VR 内容及服务市场的市场规模从 2017 年的人民币 11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人民币 21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10.2%。
据艾瑞咨询的资料,按 2021 年收入计,飞天云动在中国的 AR/VR 内容及服务市场排名第一,份额为 2.6%。在其中细分的 AR/VR 服务市场,飞天云动也排名第一,份额为 13.5%。
另外,占比不足5%的研发投入,也让飞天云动饱受诟病。
招股书显示,2020年和2021年,飞天云动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504.6万元和2170.3万元,占比分别为4.4%和3.6%。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开支为815.2万元,占比3.6%。
同行对比之下,Roblox研发费用分别为13.1亿元、34亿元。2022年一季度为11.3亿元,站营收比例接近20%。可以看出,飞天云动占比不到5%的研发投入,几乎是杯水车薪。
近年来,国内外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元宇宙,例如Facebook改名Meta,全面布局社交元宇宙;微软宣布企业元宇宙解决方案,收购动视暴雪;百度推出元宇宙平台“希壤”;字节跳动收购VR硬件厂商Pico等。
但你仔细看这些巨头会发现,基本都是互联网选手。互联网流量红利远去是人尽皆知的事,巨头们急需讲述新的故事,而资本最喜欢的就是追风口炒概念。
随着一些公司在“元宇宙”问题上表演得越来越浮夸,借热点“割韭菜”的“司马昭之心”,已经是路人皆知。
元宇宙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产生的概念,在这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之间,有的人把钱真的赚进了口袋,有的人却脑子一热追进去,当了接盘侠!
当然,去伪存真的艰巨任务,则留给了真金白银砸钱的投资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