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死磕元宇宙的扎克伯格,真的快把自家公司磕死了

没人知道 " 元宇宙 " 这个诞生自 1992 年的科幻小说中的概念,为何会在 30 年后突然开始流行。不过当我们站在 2022 年回望近来的 " 元宇宙热 " 时,不难发现如此奢侈的虚拟世界似乎离我们还有很远的距离。

如果你没有接触过 Meta 的元宇宙平台,或许很难想象上面的用户们最迫切的需求,只是为他们的建模添上一双腿。

没人知道 " 元宇宙 " 这个诞生自 1992 年的科幻小说中的概念,为何会在 30 年后突然开始流行。不过当我们站在 2022 年回望近来的 " 元宇宙热 " 时,不难发现如此奢侈的虚拟世界似乎离我们还有很远的距离。

Meta 的遭遇可能是最好的证明。自马克 · 扎克伯格主动将 Facebook 更名为 Meta 开始,这家选择 all in 元宇宙概念的的企业就走入了一段长达一年的下坡路。

过去一年里,Meta 的股价下跌了 60%、市值蒸发超过 2000 亿美元,扎克伯格本人的资产也巨幅缩水。Meta 布局元宇宙的前瞻性值得钦佩,但对元宇宙寄予厚望的扎克伯格急需拿出些有诚意的新内容来证明自己。

Meta 一年来的股价走势

10 月 12 日,Meta 召开了一年一度的 Connect 大会,向全世界的观众展示了元宇宙的现状与未来的展望。事与愿违,这场大型科技发布会不但没能缓解公司的压力,反倒还加剧了事态的严重性:各家媒体的争相爆料更是让扎克伯格身陷绝境。

根据多名员工的证实,元宇宙在 Meta 公司内部简直像是个笑话,某些关键的元宇宙项目在员工内部有个名为 "MMH" 的代号,意思简单直白:

" 让扎克伯格开心 "(Make Mark Happy)。

1

作为公司全力向元宇宙转型后的第一场大型发布会,扎克伯格显然没能打动广大消费者与投资人。这场由 VR 科技巨头召开的耗时一个半小时的直播,峰值在线观看人数不过 1.3 万人。

发布会人气的低迷并不能怪广大网友不给面子,扎克伯格在直播中准备的新内容的确是有些乏善可陈。一些常规的内容更新,几款没什么热度的游戏,实在是无法调动各位看客的情绪。至于本应成为舆论焦点的 Meta Quest Pro,也因其高昂的售价让一大批潜在用户顿时失去兴趣。

官方售价 1499 美元

Meta Quest 是 Meta 旗下的 VR 头显设备品牌。这个以亲民售价打通消费者市场的一体机品牌商业成绩喜人,根据数据分析公司 IDC 的报告,自 2020 年 10 月发售以来,Meta Quest 2 的销量已达 1480 万台,作为对比,PS5 发售一年半的销量在 2100 万台左右。不难看出,曾经那个销量寡淡的 VR 设备行业,如今已有追赶传统游戏主机市场的趋势。

正因如此,Meta Quest 的下一代产品将会如何进化,一直是 VR 爱好者热议的话题,尤其是在这场发布会的一个月前,Meta Quest Pro 这款重磅级新品突然在某家酒店被意外曝光,由工作人员放出的真机图片与视频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这大概是某位内部员工的无意之举,又或许是刻意而为的泄密式宣发,但不管怎样,面对上万元的官方指导售价,普通消费者也只能望而却步。

作为 Meta 公司旗下 VR 头显设备的第二条产品线,Pro 的定位很明显与此前的 Quest 2 有所区别。用扎克伯格的原话来说,Pro 是 " 为那些需要在虚拟世界中完成工作的用户所准备的 "。换言之,扎克伯格所设想的下一个 VR 实用场景,应当是在将元宇宙与办公绑定在一起。

尽管大部分消费者都是冲着 VR 游戏、VR 看片等消遣用途购入 VR 设备,但 Meta 却想要另辟蹊径,探索元宇宙全新的可能性。在发布会中,光是介绍元宇宙办公就占据了大半段的时间,扎克伯格他们特意请来了微软 CEO 为元宇宙站台,还顺带着把 Microsoft 365 全家桶搬上了这个休闲娱乐设备,颇有认真打造办公平台的架势。

微软团队的元宇宙办公场景

不过落实到实际的用户体验上,元宇宙办公未必就有多么出众。在 Meta 所畅想的办公环境中,能吸引用户进入元宇宙的最大动力恐怕还得是那几块不存在于现实之中的超大虚拟屏幕。

通过 VR 解放显示设备的想法确实很有未来感,但既然用户已经进入了这个神奇的假象空间,最基础的交互还只能停留在方寸大小的键盘之上就难免有些落了俗套。

虚拟交互终究代替不了实体按键的效率,暂且不谈在虚拟空间里敲空气打字的体验究竟如何,光是戴着这个为肩膀徒增负重的设备持续工作就已经足够劝退不少普通员工。

现阶段 Meta 能拿出来用于展示的 VR 办公场景,其实更像是某种程度上的 AR(增强现实)或是 MR(混合现实)技术。

我们不妨来看看 Meta 官方发布的协同办公宣传片,在这支 30 秒的短视频里,一群围圆桌而坐的员工戴着头显,拿着现实世界中的物品与虚拟世界中的模型进行对比。虽然宣传片的观感还算不错,但视频的评论区里始终绕不开这么一个问题:这跟元宇宙有什么关系?

" 脱裤子放屁 " 或许是元宇宙办公的现状,不过这个虚拟空间还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线上会议。元宇宙开会能免去大量无意义通勤时间,同时头显设备的电池容量也能将会议时长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不过如此先端技术用户简单的工作会议未免有些小题大做,更何况,元宇宙有时候连会都开不好。

根据内部信源爆料,今年早些时候,Meta 首席技术官曾试图在他们自家的元宇宙平台里主持一场线上员工会议。参会的某位员工表示,由于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团队最后干脆使用了 Zoom 作为代替。

2

" 我认为一个能容纳数十亿人规模的产品,是肯定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成型的。" 扎克伯格在近日的访谈中,仍保持着对元宇宙的信心,这一年来,Meta 这家世界首屈一指的元宇宙公司在这条赛道上的投入远超所有人的预期。

根据扎克伯格本人的自述,他们计划每年在元宇宙项目里投资至少百亿美元。除了必要的硬件研发投入,软件生态的适配同样是元宇宙这盘大旗必不可少的一环。去年 12 月,Meta 搭建起了名为 " 地平线世界 "(Horizon Worlds)的元宇宙平台,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豪掷数十亿美元用于后续的维护及开发。

作为官方设立的虚拟平台,地平线世界延续了他们对元宇宙概念的定义,用户可以在这里高度自定义个人形象,在这个开放的虚拟世界里做任何想做的事。然而这个承载着未来的元宇宙项目,自诞生之初便丑闻频出,时至今日还是不能让多数消费者满意。

在早期测试阶段,一名尝鲜体验的女性用户就曾以一场发生在虚拟世界中的性骚扰事件为全世界的元宇宙开发者敲响了一道警钟:虚拟世界同样需要适当的管理措施。

不过一年之后,这个平台仍然缺乏有效的监管,虽然地平线世界理论上只允许 18 岁以上的成年人游览,但利用父母的账号擅自闯入这篇公共场所的小孩不在少数,久而久之,这个元宇宙平台几乎成了小孩们的游乐园,逐渐变得嘈杂不堪。

如果说上述内容都只是用户所带来的问题,那么今年 8 月扎克伯格放出的那张不堪入目的 " 自拍照 ",显然是把自家产品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难言理想的扎克伯格 3D 建模正是地平线世界廉价质感的缩影:简陋的模型、粗糙的画面、糟糕的互动场景,任谁都能看得出来,地平线世界仍需进一步的优化打磨。

在这之后,扎克伯格晒出了一张看上去还算过得去的新自拍。当时他称之前的那副建模只是 " 非常基本 " 的样式,不过根据某位新入职 Meta 的员工透露,扎克伯格随手放出的这张新头像经历了长达 4 周总计 40 次的修改,不难想象,这位身价数百亿美元的富豪还是挺爱面子的。

这条内容在发布不久后被删除

没有接触过地平线世界的朋友,或许很难想象这个平台的用户最迫切的需求,其实是为他们的建模添上一双腿。

自开服测试以来,这个强调个性化的虚拟空间似乎忽略了人类本应拥有的下半身,这里的用户只能拖着半个身子笨拙地移动,直到上周的发布会,扎克伯格终于补全了大家的虚拟形象,用户总算能在元宇宙里实现 " 跳跃 " 这个简单的动作了。

" 这可能是用户需求呼声最高的功能 "

解决用户痛点应当是元宇宙平台的着力点,不过虚拟现实软件公司 VRdirect 的 CEO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地平线世界目前仍有大量问题急需解决,但不停抱怨的用户还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我们正试图登陆月球,而人们却抱怨咖啡机不工作 ",这位放眼未来的领导这样形容元宇宙的现状。

3

起初,Meta 为地平线世界设立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之前达到 50 万月活跃用户。根据近日消息,Meta 在最近默默地将这个数字下调至 28 万,而目前地平线世界的月活跃用户数则不足 20 万人。

而 Facebook 的月活跃用户高达 20 亿人

不仅是用户不愿意来这个尚不成熟的平台里游玩,就连 Meta 员工也不见得对自家的产品有多喜欢。在一份针对 1000 名 Meta 员工的匿名网络调查中,只有 58% 的员工理解公司的元宇宙市场策略,其他人根本搞不懂这家国际大公司究竟想做什么。

扎克伯格本人对于元宇宙的热情并没有很好地传达给手下的员工,正如他在发布会中反复强调的那样,扎克伯格也多次敦促员工积极使用地平线世界实现线上会议。面对公司即将到来的裁员潮,不少员工在被经理发现之前赶忙购入了 VR 设备应付工作。

"Meta 在 2022 年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而且这与元宇宙无关。" 投资专家马修 · 鲍尔(Matthew Ball)敏锐地点出了 Meta 现存的问题。游戏界传奇人物约翰 · 卡马克曾以首席技术官的身份担任 Meta 的技术顾问,并在今年 8 月的一次采访中公开表达对于公司在元宇宙领域投资的不满。

" 百亿美元的投资让我感到恶心反胃 "

内讧并不能很好地缓解公司的着力方向,游戏开发出身的卡马克追求的是如何提升用户体验,而公司里的其他高管反倒是更看重如何把握商机。员工的流动率居高不下,项目的优先级变幻莫测,元宇宙或许是个可行的方向,但目前的 Meta 想要完成这个如梦似幻的世界,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元宇宙概念的退烧速度有些超出了大家的预期,以至于 Meta 死磕元宇宙的模样,如今看来显得有些滑稽。

扎克伯格也曾承认过,游戏玩家是推动 VR 设备的主力军,但这次放眼 VR 办公的他,显然是将命运赌在了更遥远的未来。在生态与设备两方都不算完善的当下,如果 Meta 想靠元宇宙翻身,完全可以考虑一下以 10 年为一个周期的战略布局。

或许从一开始我们就不该将 Meta 的失败归结于元宇宙。Facebook 在正式转型之前,就已经面临多重困境。TikTok 抢占用户市场、传统业务难以拓展用户群体、广告营收因苹果的策略调整而大幅下跌,再加上不断传出的内部员工丑闻,改名成为 Meta 大概是扎克伯格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只是这次方向的转变,时至今日还是没有带来什么正面收益。

尽管多数玩家对元宇宙这个词并不感冒,但在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完善的 21 世纪,元宇宙当然可以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只不过或许对于扎克伯格来说,Meta 确实该想想在这个 " 光辉的未来 " 到来前他们该怎么办了。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