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家对元宇宙的定义彼此间并不相同,但这丝毫不影响海内外对元宇宙近乎狂热地探索。就像曾经的区块链、VR 以及更早的智能硬件一样,无论你在此之前有无硬件或软件基础,只要有一份合格的 PPT,都能参与到元宇宙的大家庭中。
前段时间有一个准备在元宇宙领域立足的智能硬件品牌—— Rokid,就引起了部分网友的关注。
2022 年 10 月 18 日,Rokid 发布了他们最新一款消费级 AR 眼镜—— Rokid Station。根据官方的描述,这款产品是一个能与 Rokid Air 智能 AR 眼镜联动的智能设备,不太准确地说,这个 Rokid Station 就像是一个手柄大小的智能电视盒。
图片来源:Rokid
在功能上,Rokid Station 可以和 Rokid Air 眼镜联动,将画面显示在 Rokid Air 当中,并直接把 Rokid Station 当作游戏手柄。即使不配合 AR 眼镜使用,Rokid Station 也能以无线投屏的方式把手机的内容投屏到眼镜上。
嗯,没错,这就是一个自带电源和手柄的 Android 电视盒子。
先不说像 Rokid Station 这样套娃的产品究竟和元宇宙有什么关系,也不讨论 Rokid 是怎么突然从 Rokid Panda 这样的智能音箱产品进化到 AR 眼镜,最终再和元宇宙扯上关系的。单单在谷歌搜索 "Metaverse",我们就能找到无数个想趁着元宇宙概念上天的 " 猪 "。
有的创始团队还在读大学,有的公司已经褪去了巅峰时期的光芒开始 " 晚节不保 ",有的是海外产品的简单换皮,有的甚至根本就是电影特效。但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把元宇宙当成自己翻身的机会,看作是在纳斯达克敲钟的第一锤。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看上了元宇宙这个风口呢?原因很简单,从基本定义上看,真正的元宇宙不可能实现。
在理想化的构想中," 去中心化 " 是元宇宙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要求,它要求元宇宙平台运行在一个自我管控,不受任何势力控制的中立平台上,最好是由所有用户共同提供算力维护。这一点在任何以元宇宙主题的文学、影视作品中都适用,诞生于 1982 年的《雪崩》是这样的,被用在无数元宇宙产品宣传物料中的电影《头号玩家》也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Veer 图库授权
但从现实的角度看,搭建一个公有的、不受任何一方控制、和平友好的互联网平台几乎是不可能的。从成本角度看,搭建这样一个元宇宙平台所要消耗的资源远超大家想象,从秩序的角度看,相信自觉就一定能带来公平公正的网友有空可以去网易新闻的评论区看看,在那里你能充分体会到语言的 " 多样性 "。
由于元宇宙从开篇立意的第一个要求都难以实现,因此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元宇宙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各企业向大众描绘的,也只不过是他们心目中的元宇宙。而 " 他们心目中的元宇宙 ",自然可以是他们想蹭上热点的任何产品,比如元宇宙 " 飞机杯 "、AR 手机游戏、一张可以任意截图的猴子卡通图片,以及 2018 年就流行过的 AR 眼镜。
这也是这段时间几乎每一个 VR/AR 品牌都开始想尽办法蹭元宇宙热度的原因:虽然元宇宙的实现并不一定要通过 VR/AR,但现阶段的 VR/AR 需要靠元宇宙这个热点 " 续命 "。
根据 IDC 的数据,2021 年 Q1 全球 VR 设备的出货量相比去年同期有超过 50% 的增幅。同时元宇宙的关键词也重新激活了曾经被打入冷宫的 VR 游戏。第一次接触元宇宙这个概念的用户急切地想体验元宇宙这一虚幻世界,而现成的 VR 游戏,让元宇宙的开发者有了绝佳的呈现方式。
尽管现阶段的交互式 VR 还需要往头上绑一个两百多克的眼罩,活动范围、动作精度和画面精度也非常有限,甚至连能实现的交互也寥寥无几。但相较于还处于实验阶段的脑机接口,VR 确实是最拿得出手、也最接近电影描述的呈现方式。
说实话,被其他产品蹭热点并不是元宇宙这个概念的错。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要经历军用、民用和商用的探索。但问题是,原本面向游戏的技术,其实不一定真的适合用来构建元宇宙。从硬件的角度看,无论是显卡还是 VR 外设,这些面向游戏开发的设备更多地还是用于展示开发者预设的世界,在输入方面并不能给到用户比拟现实世界的自由度。而在软件上,适用于小范围交互的现代游戏的技术和算法也难以满足元宇宙对于多人、实时、交互这三大要素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 vive 还是 Rokid,这些基于特定高价硬件打造 " 的 " 元宇宙 " 世界都违背了元宇宙对于 " 去中心化 " 的要求,服务提供商依旧是这些 " 元宇宙 " 的中央统管机构。用高价的模式搭载 " 元宇宙 ",再人为提高元宇宙准入门槛,并让用户 " 寄人篱下 ",显然有违元宇宙的核心精神。这也是我反对用元宇宙的概念兜售硬件的原因——这些项目的 " 元宇宙标签 ",说白了就像曾经的 " 区块链 " 一样,营销意义远大于实际影响。
当然了,某些标榜元宇宙的公司,他们本身可能也是这么看待元宇宙的。
作为一个有 " 平台 " 属性的互联网概念,元宇宙既是与消费者直接接触产品,也是为其他硬件提供 " 土壤 " 的平台,但这并不意味着元宇宙脱离 VR 或 AR 就无法生存。真正的元宇宙只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可以让用户完成特定活动平台。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玩的多人在线游戏,甚至是一起看的贴吧、刷的微博,其实都是 " 元宇宙 " 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而在元宇宙的架构中,随着可以实现的交互越来越多,我们对元宇宙的硬件依赖将越来越低。元宇宙交互的重点应该是输入,而不是输出。当交互可以提供足够的沉浸感,当元宇宙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时,视觉的刺激也将不再重要。
只要一个设备能让用户与一个数字化的虚拟世界产生联系,那这个设备就能成为元宇宙的落脚点。而随着脑机接口或者说更高维度的人机交互技术成为现实,VR 这种曲线救国的元宇宙,终将会被用户和时代淘汰。而那些蹭元宇宙热点的 " 元宇宙概念企 " 究竟谁在 " 裸泳 ",等元宇宙真正实现的时候自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