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数字人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发布
“数字人”或将成为5G大规模商用重要场景
11月15日,以“数字引领新赛道 创新驱动数字人”为主题的数字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高峰论坛在线上召开。高峰论坛发布了《2022数字人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点阐述了我国数字人的发展态势,并从技术、应用、社会等角度展望数字人未来发展趋势,为数字人行业发展提供前瞻观点和洞察预判,助力我国数字人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
什么是数字人?《报告》指出,数字人从定义上看,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打造的、具有人类特征(具有人的外貌或拟人化形象,能够用语言、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进行表达或交流互动)的、存在于非物理世界的虚拟人物。人们也称其为虚拟人、虚拟数字人、数字虚拟人等。
在分类上,数字人从应用的角度划分,主要包括服务型数字人、身份型数字人和表演型数字人三大类。其中,服务型数字人主要为人类提供关怀、陪伴、顾问、事务处理等多种服务,例如虚拟客服、虚拟导游、虚拟主播等;身份型数字人主要为真人在虚拟世界构建对应形象;表演型数字人是指从事戏剧影视表演、声乐表演、舞蹈表演及各种演艺活动的数字人,包括虚拟偶像洛天依、柳夜熙等。
“目前,我国数字人商业化场景应用落地提速,在游戏、文娱、传媒、金融、文旅、教育等行业开始纷纷探索,市场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报告》发布人、中国电子学会政策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数字人项目负责人徐曼介绍。据有关研究机构预测,到2030年,我国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
《报告》梳理了数字人产业链发展图谱。作为数字人产业链上游的基础支撑层面,主要包括硬件设备、开发软件、AI技术与引擎、内容制作和IP策划四个方面;数字人产业链中游的生产和产品服务领域,主要包括数字人产品制作、数字人服务和行业监管等;数字人产业链下游应用层主要是将数字人植入实际应用场景,以创作内容为依托,形成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对于数字人技术与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报告》作出相应预测:数字人或将成为5G大规模商用的重要场景,同时,将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本次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重庆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IEEE院士宋永端,山东大学数字人研究院院长刘树伟,以及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孔勇、北京太一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珊珊等知名机构专家学者、国内典型企业代表相聚云端,为优化数字人产业生态建言献策,助力以数字人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创新应用产业发展。(记者解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