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7日,第五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在线上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元宇宙•永续性•积极心理:教育之未来”。来自中国两岸三地及美国、新加坡的教育工作者参加了交流,累计超230万人次的观众在云端同步观看。其中在“元宇宙与教育”主题环节,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许鑫分享《教育元宇宙应用研究与实践探索》,现将报告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 许鑫
我今天的分享,主要有五方面的介绍,概括一下就是:一组观点、两套理论、三个项目、四类技术、五项研究。其中三个项目是我们课题组在高教、基教和职教上的元宇宙应用实践,最后介绍的是课题组近期所推进的课题研究。
教育元宇宙方面,还是存在很多的空白以及不成熟的地方,我们希望抱着审慎乐观的态度积极尝试。
一组观点: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元宇宙的理解
国家对教育出台了很多政策,也明确提出了智慧教育的战略行动计划,指出现在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特殊阶段。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老师们也都是有所了解的。在这个过程我们关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若干趋势,在这里列出的是福布斯杂志提出的六大趋势:增强虚拟混合现实、游戏化学习、学习空间再设计、个性化学习、人工智能和数字教师装备。和现阶段所提元宇宙的技术进行对照就会发现,重合度很高。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教育元宇宙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模式和新业态。以前在谈元宇宙的时候,更多谈的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现在教育元宇宙要赋予其新的含义,包括对于教育的把握,对于知识的深化和智能分析。这也是我们所讲的教育元宇宙的特征。
从实践的意义来说,在教育场景里,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让我们能够解决时空的局限性。传授者和学习者的关系,也得到了重构。教育者可以和开发者共同开发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学习者也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在多元空间和无限资源的条件下,可以去解决教育抽象和危险问题,也可以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
总结一下,我们认为教育+元宇宙的价值,能够推动教育创新,充分发挥技术护航,优化教育发展。同时在基础设施的支持上,新技术的应用上,能够有很多的可能性,被不断去探索。从教育元宇宙来讲,这是值得广泛关注的一个点。我们理解的教育元宇宙,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形态和新模式。
两套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
有两类学习理论,在这个过程中被充分应用:一个是具身认知理论,一个是情境学习理论。在具身认知方面,随着元宇宙场景开发的不断完善,我们在认知、身体和环境一体化上,拓展得比以前更加丰富,可以真正做到“做中学”,这是一个很大的跃进。另外是情境学习理论。以前我们很关注真实的情境、实践的情境、文化的情境,强调在哪里学。在元宇宙的环境开发成功以后,对于以前不太适合的情境,能起到一定弥补作用。就像刚刚讲的危险环境,就是不太适合实践的环境,再比如说成本很高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可以通过元宇宙的方式得到改善。
三个项目:高教、基教和职教元宇宙应用。
下面是结合我们所做的一些实践,跟大家做一些分享。我们先讲一下国内外已经有的一些元宇宙实践。这是英国考古教学的案例:英国有一个拜占廷的挖掘项目,把它数字化了。这是韩国飞机维修的案例:飞机的零部件组合在数字空间被重现了,极大节约的培训成本,因为一架飞机要上亿美元。这是飞机的维修培训的实践环境。这是海事培训,为造船、海上救援提供了数字虚拟环境,方便我们去实践。在科普教育、医疗卫生方面,这是近距离去观察眼球的运动和运行机理的一个实例。还有心脏手术。韩国和巴西把人体数字化虚拟化,实现了3D人体建模。国内也有,福建医科大学也搭建了类似的医学培训元宇宙环境。
上述例子中,元宇宙已经和教学场景进行着有机结合,包括虚拟化身面对面、多种资源的兼容和呈现,也包含了虚拟空间的自由移动、个人交互学习、多人上课交互。这一系列的场景,方便了学习,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在疫情期间,网络教学在在场感、实时性上有所欠缺,而元宇宙能充分体现在场感。
课题组围绕三个方向,选择了三个小场景,进行了尝试。2022年9月2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了我们的推进方案,介绍了我们所尝试的三个实践项目。在去年8月18号的时候,课题组就发布了上海MBA元宇宙中心的建设项目,我们选择了数字原生的建设路径。原生跟孪生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上海MBA中心物理空间,但是我们把它在元宇宙中建立起来了。在此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产教融合的落地,关注的是社交属性的充分体现。
在去年9月份的时候,我们随即推出了面向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元宇宙接入舱和空间站。既然元宇宙是一系列技术的集合体,我们考虑有没有可能把硬件、软件、数字资源进行深度集成,提供给使用者、学校一体化的智慧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进一步去考察青少年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我们起的名字叫“实验场”,为什么叫“实验场”,而不是某某项目或者某某工程呢?是因为有一些问题,还要通过研究去进一步回答,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困惑。
这里举两个小例子,大家可以体会一下,也是我们为什么慎重的原因。当我们进行3D课件转换的时候,中小学生有立体几何课程。我们希望得到我们数学学院教授们的帮助,跟他们去交流,我们介绍如何把立体几何通过3D空间的方式呈现给同学们,同学们可以方便地接受有关训练。结果我们数学专业的老师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他认为这样会限制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我们在想,是不是我们做了很多事情,反而帮了倒忙呢?再比如,元宇宙场景中有比较强的声光电刺激,这些声音、动画的刺激下,我们的注意力比以前更集中,还是更分散了呢?沉浸并不等于注意力专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测评,所以我们也希望在这样标准化的物理空间中,去开展学习能力、专注能力、抗压能力等方面的测试。
第三个项目跟职业教育有关,为什么把职业教育放在最后?因为职业教育的场景特别丰富,要首先解决工具的问题,而这个工具就是自动化内容生成工具。
这三块内容快速过一下。这是上海MBA元宇宙中心,这是一个共建项目,16所院校18家单位共同建设。我们提供了若干个空间场景,有教室、有礼堂、有案例研讨室、有图书馆。这是面向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元宇宙实验场,我们提供了四个数字虚拟空间,能实现和云平台的深度集成。这是我们共建的岛型园区,每个学习空间可以登录进去,既提供了AR和VR的接入,也提供了裸眼3D展示和交互,在我们的物理舱体里可以直接进行体验和浏览。
这是未来企业数字员工实验室。在我们选择过程中,希望找到大家都要共用的一些东西。最后我们选择了一个领域,就是关于RPA的,也就是流程机器人的实践。我们可以很方便把业务流程通过标准化机器自动去实现。这是在实际过程中所做的若干尝试。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很多技术,我这边也做一个简单的归纳。首先是常说的元宇宙六大核心技术:第一个是区块链,是构建元宇宙虚拟体系的资产基础;第二个是交互技术,交互技术能够为元宇宙提供沉浸式虚拟现实的体验;第三个是游戏技术,它是元宇宙社会形态中最成熟的呈现方式,游戏技术对于学习场景的构建和学习设计很有帮助;第四是人工智能技术;第五是网络技运算技术,它是元宇宙在物理世界的承载者;最后是物联网技术,这是一个很好的中间媒介,能联结起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这是大家公认的一些元宇宙基本技术。
在此过程中,我们还有各种各样的通用工具。像刚刚提到的Second Life平台、百度希壤平台、网易瑶台等。这是设备设施,它跟模式的选择有关,可以是VR眼镜、AR设备,也可以有裸眼3D设备。AR和VR经过一系列的发展,为什么在2017年出现了低谷,现在又逐步上升呢?核心的一点,是我们的3D场景内容严重不足。我们希望通过论坛,鼓励大家多去推进。只有在内容资产丰富的情况下,元宇宙才能得到更广阔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