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袁佳琦
编辑 | 明明
资本逐利和撤退的节奏同样 " 来去如风 ",元宇宙成为 " 过去的风 "。
先是海外高举高打元宇宙概念的厂商亟需止损。Meta 公司 2 月披露的 2022 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Reality Labs(现实实验室)业务部门营收 7.27 亿美元,同比(21 年四季度 8.77 亿美元)下降 17.1%;净亏损 42.79 亿美元,同比(21 年四季度 33.04 亿美元)扩大 34.57%。去年 12 月,现实实验室负责人曾在博文中提到:目前现实实验室的运营费用的 " 大约一半 " 用于增强现实(AR)。
接着,国内大厂相关业务迎来 " 地震 "。2 月 16 日,有消息称,腾讯游戏 XR(扩展现实)业务将变更硬件发展路径,并对相关业务团队进行调整。受影响员工将获得 2 个月过渡期,并优先安排转岗面试和外部推荐机会。同一时间,外界传出 " 字节跳动旗下 PICO 业务大裁员 " 的消息,有报道称,PICO 团队规模约 2000 人,此次优化比例在 15% 左右,约有 300 人受到影响,优化岗位主要涉及北京地区的市场和运营。同为 2 月,快手的元宇宙业务也在今年 2 月宣告搁浅。
宏观视角来看,提质增效主旋律下,Meta、微软、腾讯、快手、字节跳动等头部科技公司对 XR 相关业务的收缩与放缓,基于长期主义的考量:科技设备研发的烧钱能力相较于游戏大作有过之无不及,曾令投资公司发出公开信建议 "Meta 每年在元宇宙上支出限制在 50 亿美元以内 "。另一方面,与元宇宙并行不悖的 ChatGPT 迅速涌现成为资本界 " 新欢 ",2 个月时间月活达 1 亿。相较于 " 触不可及 " 的元宇宙,更具象且可短期回报的技术子类——生产力工具 ChatGPT,显然在当下科技发展阶段显得实用得多。
在此之外,上至腾讯网易等科技巨头下至各类车企乃至食品行业,在元宇宙商标及概念先行于基建、乃至被滥用的背景下,现阶段的元宇宙做到怎样的程度?伴随元宇宙的收缩,游戏、综艺、数字藏品等关联产业又 " 活 " 得怎么样?
元宇宙退潮," 重创 " 科技项目组
元宇宙来势汹汹,各方面的迅速扩张带来的冗余及内耗也迅速显现。
科技项目组的调整只是元宇宙关联业务变化的冰山一角,高管人事变动来得更早。腾讯方面,从 2022 年 6 月的高调官宣,到 2023 年 2 月的撤退,腾讯 XR 业务持续了八个月。而早在去年 11 月,业务线负责人沈黎便宣布因个人原因离职,引发行业猜想。另有知情人士称,腾讯想通过收购黑鲨手机自建 XR 硬件生态的计划终止。无法自建 XR 生态必然会对部门发展路径带来一定影响。
快手宣布离职的元宇宙项目负责人马英武自 2020 年加入快手之后,几乎从 0 到 1 孵化了快手的全景视频项目和快手元宇宙空间项目。并为快手整理元宇宙相关战略,梳理几百家公司的产业链,搭建承载全景视频的 " 元宇宙空间 "。迄今快手全景视频运营近两年,却也没能逃过被整个砍掉的命运。
不过仍有种种迹象表明,大厂们砍掉业务部门并不意味着对元宇宙的 " 一刀切 "。腾讯内部人士曾表示:腾讯并未放弃探索 XR,仍会考虑其他发展方向;字节跳动方面称," 此次调整仅涉及部分业务,属于公司正常的组织架构调整,不会影响到业务的正常运行 ";快手 VR 全景视频创作者的微信群里,快手的运营团队写道:" 快手全景运营团队扶上马、送一程的使命完成后,将不得不和大家说再见了 "。
互联网时代,来去匆匆是元宇宙关联产业的共性。如字节跳动去年 7 月上线的元宇宙社交 APP 派对岛,在同年 10 月相关项目及团队被裁撤,整体回归中台原团队。去年 7 月的数字藏品 app" 去泡沫 " 等等。
相较国内科技公司,海外方面更加大刀阔斧,易名 "facebook" 为 "Meta" 的元宇宙狂热者 Meta,去年年底宣布将裁员超过 1.1 万人,成为过去一年来美国科技公司中裁员数量最多的一次。并在发 2022 年报的前一天宣布关停 UGC 游戏平台 "Crayta" 和 VR 动作游戏 "Echo VR"。扎克伯格在近日宣布,Meta 将推出一项名为 "Meta 认证 "(Meta Verified)的新付费验证订阅服务,被业内视为填补盈利缺口的举措。
今年 2 月,微软解散了 4 个月前刚刚成立的工业元宇宙团队及团队内 100 名成员,并开始在 Surface 设备、混合现实硬件(MR)HoloLens 和 Xbox 等部门裁员。
这场关于元宇宙业务的大撤退也许并未就此终止,但可以确定游戏、社交业务为核心的厂商们不会就此放弃元宇宙这一重要连接入口。XR 硬件作为通往元宇宙世界的重要入口,是整个元宇宙的基建核心,却也是当下需要被攻克的难题。大厂的技术水准,资金实力,战略方向短时间内撑不起一场 " 科技革命 ",布局相关产业还是绰绰有余的。
数字人、开放世界、NFT
" 活 " 得还好吗?
一些并未涉及科技革新便可自洽运转的关联产业,已经陆续完成自身迭代。
数字藏品也曾迎来一波 " 裁撤 "。去年 7 月,有内部消息称,腾讯正计划裁撤 " 幻核 " 业务,彼时腾讯新闻刚刚因 " 业务模式调整转型 " 暂停数字藏品的售卖服务。
退潮建立在监管趋严,面对巨额跌幅,平台被禁止用二级交易炒作,收入降低了 90% 以上。入手藏品的玩家不是卖不出去,就是面对巨额跌幅割肉抛售," 大批玩家持观望态度,不会再轻易投入。" 如今《幻核》app 显示版本更新于 6 个月前,主页面以文创数字特展为主,点进展览可互动性不强。
不过迄今仍有包括《鲸探》《元视觉》《时藏》《数藏中国》等大批数字藏品平台,据《新浪 AI 媒体研究院》显示:截至 2023 年 1 月,国内数字藏品平台数量累计 2449 家(含已关闭)。
2022 年全球数字藏品市场总市值约 270 亿美元、全球虚拟空间总市值约 681 亿美元、全球去中心化金融总市值约 2500 亿美元、全球区块链总市值约 1 亿美元、全球互联网行业总市值约 35 万亿美元。NFT 市值最小,但增速最快,同比增长超 200%。
尽管存在一定市场风险,但与文化艺术旅游行业强相关的数字藏品,对品牌的维护具有相应价值,在版权保护、版权交易、内容发行、IP 价值衍生变现等角度具有不可替代性。
另外一个赛道便是被称为 " 开启元宇宙之门 " 的游戏。近两年来,国内中生代游戏厂商崛起,大厂纷纷布局开放世界游戏,国产 3A 大作指日可待。但研发周期长同样在短期内无法看到收益。
毋庸置疑,当下最热门的元宇宙赛道是数字人。据天眼查,我国现有虚拟数字人相关企业 58.7 万余家,有超 27.8 万家的虚拟人相关企业成立于 2022 年,较 2021 年增长 41.4%。
ChatGPT 成为新热点后,迄今已有近 17 家上市公司已经公布称,相关业务已经接入类似 ChatGPT 技术,或正在研究相关技术与数字人结合的应用场景。要将 ChatGPT 与虚拟数字人深度融合,使虚拟数字人更加智能化和拟人化,拥有 " 有趣的灵魂 "。包括天娱数科国风虚拟数字人 " 天妤 ";芒果超媒的虚拟主持人 "YAOYAO"、AR 明星合拍互动系统、互动视频平台、IMGO 超高清视频修复和增强平台等技术创新成果;可配置视觉系统、智能视觉装备与核心视觉器件的供应商 " 凌云光 " 等等。
总结来说,现阶段的科技水平并未能使元宇宙体验产生质的飞跃。当下迅速进入大众视野的仍然是元宇宙的基础形态,如应用到各大晚会提升观看体验、应用到交友 app 提供趣味性、应用到游戏内开演唱会提供交互性与沉浸感、应用到各类虚拟变妆、变装 app 提供额外服务等等。ChatGPT 的出现便是成为相关从业者的 " 辅助工具 ",帮助完善并开拓数字人产业及其他应用场景的趣味玩法。
尽管因大厂的业务调整,元宇宙概念迎来暂时退潮。娱乐独角兽注意到,仍有元宇宙社区运营、元宇宙管培生、元宇宙商务经理、合伙人等诸多岗位在招聘软件更新中。退潮的背面是筛选,筛除糟粕与泡沫,留下尊重市场规律、一步一个脚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