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

数字化让博物馆“活”起来

数字化技术赋予文物生动性、互动性,让博物馆突破时空限制,让展品“活”起来,给观众无限遐想。日前,南艺国际博物馆学院院长李万万采访了英国自然史博物馆馆长道格·格尔、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总策展人兼主席雅尼克·林茨,就博物馆数字化话题,分别进行了探讨。

数字化技术赋予文物生动性、互动性,让博物馆突破时空限制,让展品“活”起来,给观众无限遐想。日前,南艺国际博物馆学院院长李万万采访了英国自然史博物馆馆长道格·格尔、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总策展人兼主席雅尼克·林茨,就博物馆数字化话题,分别进行了探讨。

英国自然史博物馆:

科研赋能文博数字化

英国自然史博物馆是全球最负盛名的科学和自然类博物馆之一,曾为大英博物馆一部分,于1881年迁入新馆舍并于1963年从法律上独立。该馆藏有8000万件藏品,涵盖植物学、昆虫学、矿物学、古生物学和动物学等领域,其中不乏达尔文等著名科学家采集的标本。

李万万:您认为,博物馆是否应该进行更多科研?

道格·格尔:是的,科学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起到重要作用。想修复一幅被腐蚀的绘画,需要专注于保护和研究藏品的科学团队。如今有了X光衍射、CT扫描、古DNA等新技术,我们就能大幅度增进对藏品的了解,知道它们从哪儿来的,是怎么做出来的。

博物馆是围绕藏品工作的,感谢前辈搜集并很好地保护了这些藏品,在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今,让我们能回过头来用显微镜研究,对浮游生物或柱状物进行20、30微米的扫描,真正了解它们的内部结构。

例如我们有个刚刚开幕的展览,是关于泰坦巨龙的,它是史上最大的恐龙。观众并不只是看到标本后带着赞叹离开。“怎么能有生物长那么大?”“它怎么得到能量?”“它身体那么大,要怎么把血液泵上来?”对观众而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理解科学,从而深入了解历史,了解世界。科普能给展览提供更多信息,给我们的观众带来更有吸引力的故事。

李万万:未来几年,在数字化领域,你们的重点是什么?

道格·格尔:我们展出27000件标本,但馆藏共有8000万件,每展出一件,背后都还有3000件没有展出。自然史博物馆数字化工作开展的几年,我们数字化了大约530万件标本,过去五年下载了350亿次,产生了2500篇科研论文。

但挑战是,我们做了很多年才达到全藏品的7%,以目前的速度还要150年才能完成数字化。因此我们有两个重点,其中之一是如何提高效率。这归根到底要发展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谈论数字化,人们总觉得就是拍照,可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图片,还需要基因材料和CT扫描,提取信息捕获信息是很艰苦的工作。比起十年前刚开始时,我们已经快了15倍,未来十年,我们想再加快更多倍。

第二个重点是如何分解繁重的任务。保存标本的方式各不相同,这也带来不同的数字化流程。扁平的植物标本,三维立体的骨骸,都有不同的数字化方式。想要变得高效,最好是能同时处理多个同类标本。我们判断庞大项目要从哪里开始,到重点领域处理藏品,取决于终端用户的用途。这些用户包括科研人员和艺术家,比如蝴蝶很受欢迎,我们就把蝴蝶数字化了。

我们团队建立了一个系统,如要数据化标本,不必分离标本,直接用机器同时拍下很多照片,就重建了一张多层的三维高清晰图片。从数字技术角度整合不同机位拍到的标签,之后用另一种机器学习分析信息,把混乱的手写文字变成结构化的数据,我们再进入数据库就可以分析、分离信息。一旦做到自动化捕捉,数据处理就能更快,不必再手动拔掉别针抄写、打字、核对了。

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当艺术传播插上科技翅膀

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889年,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亚洲艺术博物馆之一,最初由实业家吉美为展出其藏品而设立,后成为国立博物馆。其藏品包括珠宝、雕塑、服饰、工艺品、陶瓷、青铜器、书画等45000多件,涵盖南亚、东北亚、东南亚、中亚等广大地域的文化。

李万万:数字化对艺术作出了哪些独特的贡献?

雅尼克·林茨:在我看来,新技术赋能的数字化在博物馆业务中居于核心地位,尤其是藏品业务。

第一,数字化让藏品更广泛地进入公众视野。例如,我们有关于亚洲的55万幅老照片,这些照片极其珍贵,它们佐证了很多已经消失的藏品、遗迹或是风景。为了让大众充分利用这笔文化财富,我认为应该把这些照片数字化,并逐步上传互联网,这是我们未来几年的计划和目标。

第二,数字化转变了向公众呈现藏品的方式,尤其是临时展览。我认为,博物馆如今不仅应向观众展现藏品的物质层面,还应该诠释藏品的文化背景。比如,一件来自古迹的雕塑,我们可以展现古迹的全貌、装点宫殿的饰物,同时让观众了解这些器物当时的用途,在内部装饰当中处于什么地位。这意味着数字化在博物馆业务中应处于核心地位。

我们9月份在常展厅开放数字展览,通过数字手段阐释展品。对于常展的改造,主要意图是在每间展厅都设置屏幕,观众可以看到有关的老照片和影像,了解展品的文化背景。我希望在2024年底前,来馆观众能在每间展厅都看到一个数字屏幕,并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

在我看来,数字展览并不是线上展览,而是一种沉浸式展览,能够创造一个沉浸空间来展示藏品,为观众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当然,也应该加入一些实体藏品让人体会到线下展的实感。

李万万:在利用数字化手段的整个过程中,你们是否遇到一些挑战?

雅尼克·林茨:我们的一个挑战是缺乏前沿人才。需要跨界团队,要有了解藏品的策展人和技术人员。

把数字版上传需要数字化人才,可是我们这些老式博物馆人员结构稳定,缺乏掌握前沿技术的新兴行业人员,需要考虑组建掌握新技能的团队。这同时需要长时间投入。我经常举的例子是,把1000张照片数字化,就是制作1000张数字照片。但这通常需要外包服务,委托一个供应商进行1000次数字化。如果把工作外包出去,我们就要花很多时间核查工作质量。这是一项特殊工作,现在已成为博物馆工作的一部分。

关键词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