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关村论坛将于明天晚上开幕。今天(5月24日),新京报记者前往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探访。展览聚焦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集中展示元宇宙、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全球最新技术进展和重大成果。包括诸多首发首展项目在内,长安链、量子计算云平台、开源芯片、类脑计算芯片等全球最前沿的技术成果将集体亮相。
“终极环保车”亮相,行驶过程中只排出水
氢能是来源丰富、应用广泛、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当前,氢能产业已初步完成从产业源头技术创新到商业化发展路径的试点探索,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手持火炬和会场主火炬均采用氢作为唯一燃料,上千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投入赛事服务。此次展览中的氢能产业集群颇受关注。据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孙浩天介绍,本次氢能产业集群重点展示清洁多元的氢能制备供应、氢能在道路交通领域的应用进展等。
在现代汽车展区,氢燃料电池领域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据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关部部长吴雁冰介绍,现代汽车从1998年就开始研发氢燃料电池技术,2013年成为全球第一个量产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企业。此次展出的展示用切割车展现了氢燃料电池车NEXO的运行原理。
电池车搭载由电堆、空气供给系统、氢气供给系统、热管理系统组成的氢燃料电池系统。“这三个橘黄色的罐子就是储氢罐,氢气从储氢罐到达氢燃料电池系统,氢气和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力,并以此电力作为驱动动力。”他说,这一过程排出的只有纯净的水,真正实现了“零污染”。
目前,这款车在中国已经具备销售资质,去年4月拿到了北京新能源牌照。在行驶过程中,NEXO的高性能空气净化器,可过滤并除去99.9%的可吸入颗粒物,有效去除PM2.5以下的超细小粉尘。“如果一万辆NEXO在道路上行驶,可以净化2万辆燃油车排放的颗粒物,效果相当于种植60万棵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氢燃料电池车NEXO中国版的内饰采用环保内饰材料,比如提取植物油制作的生物涂料、植物性人造皮革等装饰材料,兼具高档感及环保性。每台车使用约30千克的生物材料,相当于每台车减少了12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
据介绍,NEXO中国版仅需5分钟时间即可加满所需氢气,解决了用户对氢燃料车补充能源时间过长的顾虑。NEXO的储氢罐采用碳纤维制造,强度比钢铁材质高10倍。该储氢罐还配备了缓冲碰撞力的装置以及能长时间承受火焰的特殊涂覆技术,保障安全。
动捕技术让虚拟人在元宇宙世界跳舞
元宇宙是当下爆火的概念。在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展区中的元宇宙展台,演员做出各种舞蹈动作,屏幕上的虚拟人也几乎无延迟地跳起了舞。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人,动作完全1:1对应,包括面部表情。
现场有4个定位光塔,能够捕捉演员身上的15个大的骨骼关节点和手指的12个关节点。演员的穿戴设备包含激光和惯性元器件,光塔通过识别激光和惯性元器件的六个自由度,可以识别关节的绝对位置,从而在软件里反馈出虚拟角色的位置。
据北京国承万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振华介绍,这种虚拟舞蹈是通过目前世界上唯一基于激光加惯性解决方案的动作捕捉设备实现的,这套设备现在广泛应用于影视动画制作、短视频输出平台的虚拟人直播、影视游戏拍摄、虚拟人带货等。设备保留了光学动作捕捉的精准性,同时集合了惯性动作捕捉的便捷性和低成本。由于成本低,这套系统可以提供给个人工作者、声优等使用,虚拟直播市场占有率已达到90%。与摄像头捕捉不同,这套系统可以稳定地直播5小时。
工作人员演示机器人“眼里有活儿”
看到人类打开柜门取物后,两手都拿着物品,机器人识别到了人类的意图,主动地来到柜门前,将柜门关上。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展台前,工作人员用视频展示了这一机器人“眼里有活儿”的场景。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了一个具有人类认知智能能力的模型——“通慧模型”,该模型能够使用小数据来理解IQ测试中隐含的时空因果关系,并学到背后的数理逻辑推理等认知能力。该模型在IQ测试中超过了深度学习大模型,也战胜了来自国内顶尖学府学生的“最强大脑”,是“小数据大任务”范式的一个成功案例,向通用人工智能又迈进了一步。
据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机器人实验室负责人刘航欣说,这一成果也可以应用到智能机器人上。“简单标注数据,需要海量数据才能使模型涌现出特别的能力。我们采集一些更少量的数据,把人理解环境的认知过程复现出来,组建成认知架构,使智能机器人可以更好地理解环境。”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创性地将机器人与操作对象进行整体运动学建模,并将通用人工智能的自主智能认知与决策架构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实现了场景理解、物体识别、意图识别、任务规划、运动规划等综合能力。
“基于模型算法构建成的认知架构,我们可以使机器人和人类更加自然地互动。”他说,比如机器人通过识别人的运动和姿态,预测出人的意图,主动提供帮助,做到“眼中有活儿”、自主规划和主动帮助。机器人也可以在家庭环境里和座椅等交互,以更加自然的方式进入我们的生活。
70余家央企同台参展彰显战略科技力量
信息科技与智能制造展区位于科博会1号馆,吸引了中国一汽、中国商飞、中国电科、中国电子、国家能源等70余家央企参展,集中彰显着我国的战略科技力量。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智能底盘技术产业在成本控制和核心竞争力挑战中均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中国一汽展台展出了多款重磅产品,其中包括两款红旗的智能底盘和智能座舱。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红旗的电动平台HME技术,是集轮毂电机、制动、转向、弹簧、减震器于一体的“黑科技”,车轮转向角能够达到90度,可以轻松实现原地掉头、车辆横行。在它的旁边,是一个以座舱形态展示的红旗智能平台HIS。智能平台HIS包括先进电子电气、自动驾驶、舒享座舱三大系统,以国际先进的车云一体化SOA架构为核心,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智能驾驶和智慧座舱体验。
展台上还有红旗的几款新车,包括改造的4座MTV车型红旗H9、红旗超豪华顶级轿车L5的换代车型。作为“共和国长子”红旗旗下的国宾用车,红旗L5见证了许多重要历史时刻。为了更好地迎合时代发展,红旗L5全新一代车型已经在今年4月下旬首发亮相上海车展。新京报记者在展台上看到,全新一代红旗L5依然延续了较为复古的设计走向,它的前脸除了延续红旗品牌标志的长条立标以外,还加入了与劳斯莱斯、宾利相类似的飞升LOGO。
走进中国电建展台,在展厅正中央的是中国电建集团国内工程项目沙盘,沙盘展示了中国电建集团全面参与的各类型综合能源项目,数种类型的综合能源项目分布于中国的大江南北,从川西高山峡谷间雅砻江上的锦屏二级水电站、金沙江上的白鹤滩水电站,到华东近海的浙江象山滩涂光伏项目、江夏潮光互补电站,再到深远海上的海上风电场工程;从西北戈壁滩上的青海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再到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华东首个绿色“超级充电宝”——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其中,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的浙江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也是我国在台风海域建成的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院总工程师李炜介绍,中国电建2005年正式开展海上风电研究,至今已获批成立“浙江省深远海风电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上风电大数据平台”“华东海上风电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科技创新研发服务平台。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中国电建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海上风电场工程勘测、设计、运维与安全评价于一体的成套技术及装备,并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建成了全球第一根无过渡段单桩基础、亚洲第一座海上升压站、第一根220kV三芯海缆、全球第一根大直径嵌岩单桩等一系列标志性工程。截至目前,中国电建已设计建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7.5GW、各类风机基础3900余座、海上升压站55座、高压海缆3500千米,并已带领中国海上风电产业走向海外,成功获取欧洲咨询合同和越南500MW工程总承包合同,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了力量。
165家外资企业参展,展台上体验国际化
本届展览进一步加大国际科技组织、跨国企业的邀请力度,吸引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65家外资企业和机构参展,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5家,包括ABB、施耐德、NEC、赛诺菲、标普评级等跨国公司都在展会上亮相,展示企业尖端科技成果。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英文简称 NEC)成立于1899年,是日本的一家跨国信息通信技术公司。NEC在中国的业务始于1972年,向中国提供卫星地面站建设服务,并先后涉足交换机、半导体、光通信、IT解决方案、软件开发等领域。
该公司亮相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就是为向中国市场推介基于NEC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图像识别技术的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其涵盖了企业、社会基础设施、大健康、新能源、商业智能等行业/领域。
比如,因果分析云平台洞察原因、构建策略,提供可信赖的策略建议。从数据中挖掘影响目标变化的关键原因,预测目标未来的变化,自动生成达成目标的策略方案。通过仿真模型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预判,为客户提供可解释、可信赖的决策建议。目前,该平台已广泛应用于客户满意度管理及员工敬业度提升等多个场景。事件演化图谱云平台洞察事件“前因后果”、预判风险,以求赢得先机。在经营活动中,企业需要对市场上发生的各种事件进行及时洞察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事件演化图谱就可以在此情形下“显身手”,通过对互联网上的海量新闻进行自动筛查,对新闻中的组织、区域、人物等关键信息进行自动打标,实现对事件因果关系链条的实时抽取。
赛诺菲今年是首次参加科博会。在本次科博会上,赛诺菲20余款创新产品亮相展台,在慢性病领域,有糖尿病领域的创新复方制剂赛益宁和长效基础胰岛素来优时。据悉,赛益宁不久前已经正式在中国上市。多项临床研究也证实,赛益宁能兼顾降糖疗效、低血糖风险和体重获益;来优时可以用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它已经入选全国药品集中采购A类药品。在创新疫苗方面,赛诺菲此次展出了Beyfortus*和四价流感疫苗凡尔佳2款产品。据悉,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凡尔佳的全人群适应症近日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许可批准,为国内全人群统一剂型流感疫苗提供了新选择。
此外,还有9款消费者保健领域产品也亮相本届科博会,包括以OTC护肝产品易善复为代表的4款处方及非处方药,和以奥斯特林儿童牛乳钙咀嚼片为代表的5款跨境保健及个护产品。
“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进入中国的跨国药企之一,赛诺菲深耕中国市场已逾40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北京实现了很多共赢故事,北京具有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以及多样化的制度创新优势,吸引了我们在北京落地生根。”赛诺菲疫苗事业部交流传媒经理史建浡表示,目前,赛诺菲已经为中国患者引进了40余种涵盖慢性病、特药、疫苗和消费者保健领域的药物,并计划在2025年为中国市场引入至少25种创新药物和疫苗,以满足中国市场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软体机器人现场展示茶艺
互动性展陈历来是展会上的吸睛亮点。本届科博会引入全息投影、数字导引等技术手段。在元宇宙展示集群,通过VR、AR、无线动捕、实物模型等体验方式进行互动,让参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机器人展示集群,既展示芯片、传感器等核心技术与零部件,也有应用于各行业领域的多功能机器人亮相。
看到亮相科博会的SRT软体机器人,不少媒体记者并不陌生,去年它曾亮相二十大新闻中心,在现场演示了茶艺表演,不仅体现了软体先进技术,还弘扬了我国茶艺的传统文化底蕴。
这款软体机器人,其实更像是一个放大了许多倍的人体手臂,主要由机械臂和柔性夹爪两部分组成。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软体机器人的亮点就是末端执行器,它是用食品级硅胶做的,在抓取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包容物品的尺寸,比如抓取陶瓷罐、一次性塑料杯等,如人的手指一般灵活。
这个不起眼的夹爪不容小觑,它的发明事实上填补了全球机器人和自动化行业有关方面的空白。
据介绍,传统机器人的夹爪大多是钢爪,夹起重物时毫不费力,但在夹取一些较轻、易碎的物品比如食物时,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软体机器人技术这一“柔软的力量”则解决了工业自动化生产“最后一厘米”的难题,是面向多个行业的通用型技术,如今已经成功应用在了半导体、食品生鲜、电子产品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