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贝隆行业研究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昨天下午,还是那袭红衣,360 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又带着惊喜来了 ---- 智脑大模型 4.0 版发布会如期召开。
这距离 3.0 版的发布也就 13 天,离 2.0 版也就 26 天,也就是说不到一个月就连发两版,先不说其他,光这 " 成长 " 速度就不得不令人咂舌。
当然,国内大模型这种 " 你追我赶 " 的势头,有利于我国大模型能力的快速提升乃至相关产业链,形成更浓烈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对用户和中小企业们等参与者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可能是有了前几次的经验,再加上权威评测数据的铺垫,市场对于此次发布会的期待亦可见一斑 --- 三六零于昨日早盘迅速拉涨,直逼涨停,并带动一众大模型概念股集体飘红。
事实上,360 的这场发布会全场看下来,也算是不负众望 --- 干货满满、金句不断,甚至不乏一些惊艳之举。
大体而言,本场发布会的核心或者说重头戏可以归结为三件事:展示 4.0 版的多模态能力、360 全系产品接入、重新定义数字人。
1
展现多模态交互能力
在周鸿祎看来,国内大模型的基础能力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迭代速度已经接近国际平均水平,要想 " 弯道超车 " 关键还需在多模态领域发力。
" 未来大模型的能力是多模态能力的竞争,只有多模态的全面能力,才能标志着大模型真正地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他认为。
360 于 2015 年成立 AI 研究院,2018 年开始发力多模态。如今的 360 智脑 4.0 已具备跨模态生成能力,包括文字处理能力、图像处理能力、语音处理能力、视频处理能力。具体可实现图生图、文生文、图生文、文生图、视频生文、文生视频等,并在现场得到了逐一演示。
1)文生图:生成 " 熊猫爬长城 "
2)图生图:例如身份证生成证件照、证件照换背景;
3)图生文:根据图片描述、判断图片不合理的地方
4)视频理解:检测视频中的车辆、广告牌、检测高层建筑等物体,可增加不同的前缀
5)文生视频:例如熊猫划船等
其中,此次 360 智脑 " 文生视频 " 多模态功能乃是国内首发,任何文字脚本都可生成视频,不受素材限制,国外现在也只能生成 10s 的视频。
未来的通用智能一定是多模态智能,这点在业内基本已成共识。相比大语言模型,多模态 AI 在技术上远未收敛,无论在科研、工程还是应用层面,都是一片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如果说 GPT 等大语言模型开启了应用创新的新时代,那么多模态 AI 将会把这一轮应用创新推到最高潮。
但是多模态 AI 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例如,文生图这样最基础的跨模态任务,或许今天许多人认为已经完美解决。Stable Diffusion + ControlNet + LoRA 的组合看上去无懈可击,Midjourney 工具用起来也似乎得心应手。
但真实情况是,基于扩散模型的文生图算法在娱乐和大众传播领域非常受欢迎,但想融入专业制作流程或取代职业美术师,还是有相当的难度。
文生图尚且如此,那文生视频、文生 3D、文生动画,图文混合逻辑推理等更难的任务,今天确实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
事实上,大模型本身已具备多模态能力。通过大模型学习多模态知识,来加速多模态 AI 的开发与应用被业内视为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径。至少,目前 360 又让我们又看到了这样的希望。
2
重新定义数字人
在周鸿祎看来,仅靠大模型基础功能的发展,并不能带来工业和产业革命,关键还需要实现与更多场景结合、走向应用。
其中,360 基于大模型 " 激活 " 的 AI 数字人,并提出" 有灵魂的数字人 "的概念,不论是其构想还是现场演示情况,绝对都称得上是惊艳了。
为什么选择数字人领域?
他认为,数字人是未来人工智能大模型最重要的应用入口。而没有大模型支撑的传统数字人只能按既定脚本输出内容,不能交流,且没有性格和记忆。
所以,按其计划,360 将依托 360 智脑大模型能力,打造有记忆、有人设和性格,能够复刻思维方经历的 AI 数字人,重新定义 " 数字人 "。
另外,由于数字人多多应用于虚拟偶像,使得数字人应用场景受限,多应用于泛娱乐场景。对此,360AI 数字人给出了一个更优解,将打开当前数字人应用的想象空间。
360 推出了一个 " 数字人广场 " 的平台,目前拥有 200 多个角色,分为数字名人和数字员工两类。
其中,数字名人包括历史人物、偶像明星、文学形象等,让用户在与数字人的开放对话中实现与偶像的近距离接触,与先贤的思想交流;数字员工能够参与创作、策划、分析、总结日常工作,成为企业员工的知识助手和办公助手,从而提升企业运营效能。
与此同时,周鸿祎现场演示了 " 法务专员 " 数字人角色,对中小企业常见的公章管理和合同审核问题给与了专业回答。
特别是数字员工的出现,打开了市场对于数字人应用场景的想象空间,拓展了数字人应用的可触及边界。
此外,360AI 数字人还支持定制,每个人都能通过上传私人知识库,低成本生成自己的专属数字人,如数字分身、数字助理、数字偶像等。
事实上,数字人产业自 2010 年发展至今,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 AI 数字人发展尚处早期水平,未来成长潜力可想而知。
根据 IDC 的预测,中国 AI 数字人行业即将在 2023-2026 年进入规模增长最快的时期,并且 2023 年作为大模型爆发的 " 元年 ",在 AI 大模型的加持下,数字人市场步入高速发展期基本是可以预见的。
当然,目前数字人企业入局者甚多,不仅有互联网巨头,也有初创公司。而随着而随着上游技术和中游服务日益成熟,数字人的创造和应用门槛随之变低,导致了虚拟数字人 " 放量 ",竞争加剧,即使是高端超写实虚拟数字人也出现了激烈的竞争。
针对数字人产品普遍同质化的困境,创造更优质的产品应为破局的可行之道,这与 360AI 数字人的思路可谓是不谋而合。
据市场人士分析认为,360AI 数字人打破了传统数字人的定义和生产方式,打造的是完全具有自主交互能力的数字人,完全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将重新定义 " 数字人 " 的概念。
从发展阶段来看,IDC 指出目前数字人多处在 L1-L3 阶段,未来将逐步过渡到 L4-L5 阶段的纯 AI 驱动阶段。其中,L1-L3 阶段的数字人生产包括简单的人物形象,依赖外部设备采集人体特征信息,再到依靠算法驱动肢体动作等等,之后更多在交互上实现突破,而 L3 阶段也只限于文本和图片的简单交互方式。
但以 360AI 数字人的底层逻辑和所展现的能力来看,其已开始跃进到 L4-L5 阶段,即纯 AI 驱动,并且表现出不需要人工控制的高智能化水平,完全由数字人自主进行决策以及执行任务,同时在交互方式上也有新的突破,实现流畅的语音化实时交互,这是目前数字人行业中极少有公司能够做到的。
鉴于上述,360 依托大模型创新的极具特色的 AI 数字人,将在 " 百舸争流 " 的数字人市场占得先机,并有望凭借显著的稀缺性,快速抢占市场,同时也可在该细分领域掌握一定的 AI 话语权。
当然,目前 360AI 数字人应用也并不能说是尽善尽美的。周鸿祎也坦言,目前唯一的问题是回答不稳定,所以还需要提高,未来数字人也还会继续迭代。
归根结底,360AI 数字人得益于背后 "360 智脑 4.0" 强大的多模态能力支撑。
不可否认,多模态 AI 的技术挑战真实存在,但有挑战就意味着有机会。通过技术突破、技术创新在多模态 AI 领域大步前进,目前正是最好的时机。
3
360 大模型战略:两翼齐飞,四路并发
周鸿祎将 360 的大模型战略概括为 " 两翼齐飞 + 四路并发 "。
其中," 两翼齐飞 " 指一手抓核心技术研发,另一手抓优势场景落地。
而 " 四路并发 " 则指在用户端,将 360GPT 的产品矩阵 "360 智脑 " 与搜索场景结合,推出新一代智能搜索引擎,现已定向邀约企业客户测试,未来还将推出 AI 浏览器、AI 个人助理等产品;在中小企业端,将推出结合 "360 智脑 " 能力的 SaaS 化垂直应用;在政府及企业端,将开拓私有化大模型蓝海市场,为城市及企业打造定制化的 GPT;在安全领域,将核心的安全能力与 GPT 结合,推出 360GPT 安全应用框架。
来源:公开信息
目前来看,随着 360 智脑快速迭代及 AI 数字人的推出,说明 360 已完成从战略规划到大模型基础能力扩展再到应用实践的打通,360 大模型的 " 羽翼 " 也迅速丰满起来。当然,这一过程其实正应合了周鸿祎所指出的 " 大模型的价值在于将其能力通用化、垂直化,与具体的业务需求深度融合。"
据了解,在经过多轮迭代之后,360 智脑目前已具备生成与创作、多轮对话、代码能力、文本分类、文本改写、阅读理解、逻辑与推理、知识问答、多模态、翻译等十大核心能力,维度涵盖数百项细分功能,可覆盖大模型全部应用场景,并在多个第三方评测中位居国产大模型第一梯队。
他认为,中国进入 " 百模大战 ",基础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应用场景的比拼。所以,也有了会上他宣布 "360 智脑 4.0" 接入浏览器、搜索、安全卫士等 360 全端产品,实现全面智能化重塑,也标志着 360 进入全 AI 驱动的智能化新时代。
由于搜索引擎的大数据源是构建类 ChatGPT 产品的核心抓手,不仅有丰富的网页数据和优质的语料库,而且有基于每日用户行为的迭代模型,决定了在大模型国产化背景下的像 360 这样的国内头搜索引擎厂商的天然优势,从而获多家券商看好。
会上周鸿祎也表示,360 大模型研发落地拥有 " 八大天然优势 ",包括技术、算力、场景、大模型安全、搜索增强、内容安全、数据、工程化,完整覆盖大模型训练全程。
另外,他也预告,下个月会发布 5.0 插件版本,使得大模型 " 有手有脚 "。届时 360 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是不是已有些迫不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