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文旅的融合共生
作者:孔德罡(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一直以来,戏剧都在文旅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甚至可以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一个莎士比亚,促成了“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促成了“环球剧院”,许多来到伦敦的游客欣然购票入场,来体验原汁原味的文艺复兴莎剧……戏剧在彰显地域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更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以戏剧文化助推地方文旅产业,在实践中发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但能推动戏剧艺术的自我更新,还有利于实现戏剧与文旅的融合共生。从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开始,二十多年来,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与文旅的融合之路。
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剧照
“印象”系列 开启大型实景演出之路
2002年,广西桂林推出了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将自然风貌的实景纳入演出的视觉语汇之中,获得了艺术突破和商业成功。一时间,不仅“印象团队”继续在丽江、杭州、平遥等地推出了八部“印象”系列作品,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也掀起了实景演出的热潮,成为21世纪初文化旅游产业重要的风景线之一。
成熟的旅游景点为了展示当地风俗文化,往往会组织安排演出来吸引游客,但实景演出这一形式具有独创性。一是将碎片化的表演内容,纳入统一的叙事与作品结构之下,更易于集中表达当地文化元素;二是以新奇的“实景”构造视听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奇观”,将本来对游客来说只是旅行中可看可不看的当地表演,改造为一场值得重视的艺术“事件”,从而通过戏剧的美学魅力增强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事实证明,一些成功的景区实景演出至今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上座率和运营状态,类似“印象系列”这样的成功范例不仅成为当地景区重要的文化名片,更是对戏剧形式不可忽略的重要创新。
但随着时代发展,游客对优质文化的需求迅速提升,部分曾经以“技术”和“奇观”为卖点的景区实景演出“风光不再”,不少曾经红火的实景演出难以为继,对游客的吸引力逐年下降。其中有游客“审美疲劳”、部分作品的创作与当地文化的结合“半生不熟”使作品沦为对民俗奇观的苍白展示等问题,但更深层的原因是让观众坐在剧场观看演出的传统形式,已经很难满足游客对新时代文化作品和旅游体验的需要。
第九届乌镇戏剧节现场
“乌镇戏剧节模式” 景区搭台,让戏剧人“唱戏”
从2013年首届算起,至今已举办九届的乌镇戏剧节是戏剧与文旅产业相融合的尝试中颇有代表性的成果。近十年来,除了业已成为国内戏剧从业者和爱好者无可争辩的“殿堂”,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戏剧创作者外,乌镇本身也借助戏剧节这一名片成功将“古镇模式”推广到全国,一系列按照乌镇经验拔地而起的古镇蔚为大观。可以看到,如大凉山戏剧节、阿那亚戏剧节等由景区搭台、让戏剧人展现自我的戏剧节模式,逐渐取代景区实景演出成为戏剧与文旅融合的新趋势。
相比过往由景区主导演出创作和表演内容的模式,乌镇戏剧节开启了提供“文化环境”而非提供具体内容的新范式:乌镇戏剧节每年邀请国内外顶级的戏剧团队,以严肃的艺术态度选择前沿性的优秀戏剧作品进行展演,同时举办“青年竞演”培养新兴青年创作者,这些举措从表面看都是纯粹的戏剧行业行为,与当地景区无关。但这些演出都发生在由乌镇的古建筑改造而成的剧场之内,构建了一个从日常生活出发、持续时间更长、观众体验更深刻的美学氛围与文化环境,而非传统旅游行业“走马观花”的粗浅体验。
每年为期十天的戏剧节吸引了大量戏剧爱好者和游客“住”在乌镇,戏剧演出的日程安排让本来一天即可逛完的乌镇之旅演化为多天的“生活体验”,从而在构建“戏剧王国”的同时,深层次地展现出景区的文化底蕴和生活层面的魅力。
在多年的实践历程中,乌镇也实现了景区自带的文化特性对戏剧演出的反哺——乌镇江南水乡闲适的生活氛围,指向了乌镇戏剧节作品独特的文艺气息;与之类似的,还有主打少数民族文化特质的大凉山戏剧节、主打前卫艺术和城市居民度假选择的阿那亚戏剧节,它们入围的戏剧剧目也逐步显现出当地别具一格的文化特征。戏剧与文旅产业互为主体,二者在潜移默化中融合共生。
沉浸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剧照
沉浸式戏剧《大真探赵赶鹅》剧照
沉浸式演出 城市文化的新突破
各大旅游景区成功的戏剧融合实践,促使城市的文旅开发将目光投向戏剧。虽然大多数戏剧演出都发生在城市市区中的剧场,能够得到城市文化部门的支持,但要让戏剧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成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娱乐方式,进而辐射到旅游产业,仅仅推广发生在剧场的戏剧演出显然是不够的,戏剧与城市文化之间的融合需要“新的玩法”。
2016年,上海首先引入之前在伦敦、波士顿、纽约等地取得成功的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观众进入一座多层的“麦金农酒店”,置身高度戏剧化的舞美场景之中,与演员们零距离相遇,自由选择路线来探索这一场脱胎自莎士比亚《麦克白》的故事。独特的代入感和自由度使得观众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再加上如今剧本杀、密室逃脱、沉浸式体验的流行,为其带来了极强的重复观演需求和观众黏性,《不眠之夜》成为上海戏剧和旅游产业中的一个经典案例。
城市观众相对容易接受新的演出形式,也更注重自我的存在感与参与度。近年来,以城市文化为基础的“沉浸式”演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北京,《大真探赵赶鹅》《北平1948》等作品在胡同、巷口上演;在上海,“亚洲大厦”每一层楼几乎都安排了各式各样的沉浸式演出,这座大厦也成为戏剧与文旅融合的标志性建筑;在南京,与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紧密结合的《南京喜事》实现长期运营。沉浸式戏剧的尝试还进入戏曲界,沉浸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引发广泛关注。结合城市特征开发的沉浸式演出一方面能够吸引本地青年人,另一方面也打开了以新形式来推广城市文化特色的创意图景。
沉浸式体验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不仅局限于“实体”的真实现场,更迈向了“虚拟”的网络现场。2023年4月,全球首届斯芬克斯元宇宙戏剧节在北京798艺术街区和线上空间同时举行,观众不仅可以在线下的演出场地观看新形式的“元宇宙”戏剧,还可以随时登录到“元宇宙”虚拟空间实时参与。
随着互联网和视觉技术的发展,不少旅游景区都开始推出景点的虚拟电子化空间,让观众能够足不出户在网络上沉浸式游览。网络形式实现了现实游览中无法发生的表演式互动,赋予观众特殊的私人化体验。这种发生在虚拟空间中与戏剧表演密切结合的沉浸式体验,突破了现场和感官的限制,展现了戏剧和文旅融合的广阔未来,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博物馆、历史景区重新焕发活力的新手段。
从大型实景演出、戏剧节,到驻场沉浸式演出乃至发生在“元宇宙”的虚拟现场,戏剧独特的“事件”性、现场性和艺术感染力为文旅产业增光添彩。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表演形式的开拓创新,戏剧在与文旅产业的融合过程中不断自我转变,这一古老传统的艺术形式在文化娱乐选择丰富的新时代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二十多年来,中国戏剧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共生实践堪称一本时代的记录册,伴随着时代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反映着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迁,更体现出戏剧艺术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共生,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事业建设中释放更多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