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雷鸟首发便携式谷歌TV:2.2亿MAU里掘金,AR离iPhone时刻还远吗?

“你的应用场景是什么?你的目标用户在哪里?”这是每一款消费级AR眼镜走向大众市场,难以绕开的灵魂拷问。

“你的应用场景是什么?你的目标用户在哪里?”这是每一款消费级AR眼镜走向大众市场,难以绕开的灵魂拷问。

以微软、苹果、Magic Leap为代表的海外厂商,选择直接押注全功能AR/MR眼镜或头显,追求向每一名用户提供全场景的泛用性,用昂贵但功能强大的产品,自企业级市场逐步向消费级市场渗透。但从目前消费市场对这类产品的接受程度来看,此路径仍然面临着重重的阻碍。

中国AR厂商大多选择了从随身大屏这一应用场景切入,围绕消费者的观影、游戏需求,打造平价且功能贴合娱乐场景的产品,另辟蹊径的为AR在消费市场的渗透做出努力。

IDC在2023年12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预测,2023年全球市场AR眼镜出货量超过50万台,同比增长63.5%。CINNO Research的统计数据则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消费级AR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达到138.9%,达到22.7万台。

从数据来看,中国消费级AR市场不仅已经成为了全球AR市场的半壁江山,其增长幅度更是将全球AR市场的增长幅度远远甩在了身后。

消费者们真金白银的付出,也向我们证明:中国AR厂商们主打随身大屏这一应用场景的平价AR产品,是AR在消费市场普及的另一条可行路径,对于消费者来说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近日,消费级AR领先品牌雷鸟创新宣布将携手谷歌,面向海外市场推出全球首款谷歌认证的便携式Google TV产品——Pocket TV,带来AR影音娱乐体验的又一次革新,也向每家AR厂商面临的灵魂拷问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Pocket TV可以与雷鸟Air 系列AR眼镜配合使用,其最大的特点,是在一屏之内聚合了YouTube、Prime Video、Hulu等海外主流视频平台的热门内容,并根据用户的订阅和观看喜好进行智能推荐,重点聚焦于内容,改变了以往Andorid TV以App为中心的使用体验,同时还在AR眼镜上实现了简便的交互方式。

另一方面,Pocket TV从海外用户熟悉的Google TV使用体验和应用生态入手,结合雷鸟Air 2出色的佩戴和视听体验,将吸引更多传统电视观众加入使用,填补移动场景下大屏需求的空白。雷鸟创新与谷歌的这次合作,将AR眼镜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使得AR眼镜「跨越鸿沟」不再是一句口号。

Pocket TV+雷鸟Air 2,极致的随身大屏体验

坐在客厅的电视机前追剧,或是去影院欣赏一部热映的大片,是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进行休闲放松的常见方式。如何让人们在客厅和影院之外,也能够随时随地拥有相近的观影体验,正是Pocket TV与雷鸟Air系列AR眼镜组合想要去切入的核心场景。

为此,雷鸟创新从设备的便携性与视听体验两个方向入手,对这一产品组合进行了细心的打磨。

Pocket TV外观小巧轻便,可以轻松的放进口袋里,内置6500mAh的大电池带来了5.5小时连续播放时长。无论用户身处何地,都能够随时掏出Pocket TV,畅享海量的节目内容,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还能化身充电宝为手机等其他设备反向供电。

雷鸟创新还贴心的考虑到了Pocket TV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使用情况。除了能够在线观看超过70万部影视内容外,Pocket TV还支持无线投屏和本地内容等多种播放模式,并且配备了3GB内存+64GB本地存储,支持最高2TB的microSD卡,让用户可以尽情的将喜爱的内容下载到本地,即使在周边没有网络的户外环境,依然可以随时随地享受私人影院式的体验。

在交互方面,Pocket TV采用了与传统电视遥控器相同的实体按键设计,减少了用户的学习成本,还支持一键启动YouTube和Prime Video等热门应用,并集成了麦克风方便用户直接使用Google Assistant智能语音助手进行交互。

Pocket TV的最佳拍档——雷鸟Air 2 AR眼镜,同样是雷鸟创新为追求极致视听体验的用户精心打造的出色产品:

佩戴体验方面,雷鸟Air 2基于“Face Comfort飞适2.0舒适佩戴系统”打造,重量仅有76克,空气胶囊材质的记忆鼻托不仅质感柔软舒适,还与镜腿分别实现了三档角度调节,让不同脸型的消费者都能将画面放在最舒适的角度上;

画面表现方面,雷鸟Air 2等价于6米距离的201英寸高清巨幕,在连接Pocket TV使用时可以实现60Hz/120Hz刷新率,中心MTF>0.8,FOV 46°,最大入眼亮度为600nits并支持10档调节,色域达到108%s-RGB的同时实现了色彩调节功能。

音质方面,雷鸟Air 2采用了AAC瑞声科技的超线性扬声器,在低音、中音都有很好的表现,还支持相位消除技术和轻语模式,使用扬声器播放音频时也能保证一定的隐私性。

Pocket TV优秀的便携性加上雷鸟Air 2出色的穿戴和视听体验,完美的诠释了抛开小屏幕的智能手机与移动电源、消费者如何出门在外也能时刻享受极致的随身超大屏体验。

携手谷歌,Pocket TV掘金2.2亿月活用户

2020年9月30日,谷歌在发布新的Chromecast电视棒时,同步推出了全新的Google TV用户界面(Google TV Interface)。Google TV用户界面由Android TV OS作为底层操作系统提供支持,旨在通过全新的界面为用户带来个性化的流媒体体验。

相比过去的网络电视盒产品,Google TV的优势主要有两点:

一是整合了来自YouTube、Disney+、Prime Video、Apple TV等流媒体平台的视频内容以及海外主流电视频道的电视节目和赛事直播,通过分类整理和智能推荐的方式,将用户喜爱的电影、剧集和电视直播节目集中到了主页面中,将用户从App碎片化的信息中解放出来,帮助他们更轻松的寻找到想要收看的内容。

二是能够与手机端的Google TV应用以及网页搜索实现账户互通,方便随时将感兴趣的视频内容加入到关注列表留待后续收看。

自2021年以来,谷歌就在着力推动Google TV界面取代原先的Android TV界面;到2022年底,Google TV用户界面已经在所有新的网络电视盒产品上取代了Android TV界面;2023年9月,谷歌开始将Google TV向美国之外的更多国家推广。

丰富的内容,出色的体验,带来了活跃的用户生态。谷歌官方数据显示,目前Google TV支持的应用数已经达到10000+,影视内容总计超过70万部,月度活跃用户数量更是超过2.2亿,是一片AR观影眼镜尚未涉足的广袤市场。

Pocket TV这个全球首款便携式Google TV产品,不仅填补了市面上同类产品的空白,更是精准的定位了随身巨屏产品的潜在用户群体——海外有Google TV使用习惯的流媒体用户。

无论对于雷鸟创新还是谷歌,这次强强联手都是「Win-Win」的互相奔赴:

对于雷鸟创新来说,随身巨屏向AR消费市场的普及,既要解决「怎么看」,也要解决「看什么」。如果说雷鸟创新过去研发的雷鸟Air系列AR观影眼镜解决的是「怎么看」的问题,那么Pocket TV则是后一个问题的答案:为随身巨屏体验的内容丰富程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此外,Google TV的认证还降低了海外用户的品牌认知门槛,也是雷鸟创新依托于谷歌成熟生态将AR观影眼镜向海外庞大流媒体用户群体拓展的最佳「通行证」,为海外用户带来更丰富的大屏观影产品选择;

对于谷歌来说,雷鸟创新在AR观影眼镜领域展现的顶级硬件能力,能够有效的帮助Google 在AR消费领域扩大市场份额,为日后与苹果、微软等巨头在AR操作系统与内容生态层面展开竞争建立更广泛的用户基础。

中国「顶流」出海,AR离「iPhone时刻」还有多远?

2023年10月接受93913采访时,雷鸟创新创始人兼CEO李宏伟讲述了他对AR眼镜发展路线的思考:“AR眼镜的第一个阶段是观影型的眼镜,此类产品技术比较成熟,能够带给用户比较好的体验。AR眼镜的第二阶段,是以雷鸟X2为代表的功能型AR眼镜。”

将技术成熟的产品进行量产并推向消费市场,同时面向未来打造前瞻性的产品,是务实的李宏伟为雷鸟创新制定的产品策略。

无法否认的一点是,尽管深度结合了AI功能的雷鸟X2、X2 Lite更具未来气息,但显然更接地气的雷鸟Air系列产品,才符合当下大多数消费者对「实用主义」的追求。

围绕着较为成熟的Birdbath光学方案,雷鸟创新不断打磨核心产品——雷鸟Air系列AR眼镜的视听体验,并面向观影、游戏和办公三大场景分别推出了雷鸟魔盒、JoyDock以及Mirror Studio,形成了AR眼镜+场景配件的“1+N”产品策略。

在大屏显示和AR核心光学领域的深厚积累,“1+N”产品矩阵用户群体和应用场景的洞察,帮助雷鸟创新在中国AR消费市场斩获了亮眼的成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顶流」。

根据CINNO Research公布的数据,2023年雷鸟创新市占率高达 39.1%,稳居中国第一。

雷鸟创新官方数据则更深入的揭示了旗下AR眼镜对新用户的吸引力——新手用户占比超过60%,新手用户净推荐值(NPS)高达70%,用户好评率达到97%。

这或许也是雷鸟创新对出海掘金的信心所在。

伴随着Pocket TV这款观影场景下面向海外市场的新品发布,雷鸟创新还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明确的信号:AR要迎来「iPhone时刻」,仍需要不断去发掘更广阔的潜在市场。

卷完产品卷体验的雷鸟创新,能否与谷歌强强联手,在海外市场通过Pocket TV与雷鸟Air 2的随身大屏组合,推动AR跨越市场鸿沟,目前我们尚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每当AR眼镜在内容生态和用户体验上实现飞跃,每当AR厂商向着更广阔的市场进军,AR的「iPhone时刻」,就离我们更近了一步。

关键词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