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上海率先为科普红人评职称啦!科学家走上“元宇宙红毯秀”

一块巨大的屏幕中,或闪烁着晶莹剔透的水晶光泽,或展现着变幻莫测的深海光线,或呈现着放大千百倍的细胞在交织分离……

一块巨大的屏幕中,或闪烁着晶莹剔透的水晶光泽,或展现着变幻莫测的深海光线,或呈现着放大千百倍的细胞在交织分离……5月18日,上海科技节历史上第一条“元宇宙科学红毯”铺进了上海科技新地标——张江科学会堂,26位院士专家、科技工匠、青年学者、科企精英、科普达人以及科学教育师生组成的14组科学界“方阵”,首次踏上了“AI+XR”的元宇宙科学家红毯。他们仿佛穿越了一道虚拟与现实交织的门户,踏入了这个为他们量身打造的元宇宙科学世界。

从脑科学到人工智能、从生命健康到智慧城市,走在红毯上的科学家们星光熠熠,彰显了上海在前沿科技领域的雄厚人才实力,也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奠定了基础。伴随着科学家们的闪亮登场,为期两周的2024年上海科技节正式开始,此次上海科技节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重点围绕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普为民、科普惠民以及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开展专题活动达2000场。

作为2024年上海科技节的重磅活动之一,主题为“创新•传播•融合”的第三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也于当天开幕,会上,上海市科技传播领航计划正式发布,激励更多优秀科研人才加入“大科普”的行列中。同时还发布了上海科技传播认定和评审职称体系,“科普红人”在上海也能评职称。

量身定制“元宇宙红毯秀”

“元宇宙”+科学+红毯,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

蛋白质分子、深海、大脑神经元……这些看似深奥的词汇通过元宇宙呈现在眼前,这是专属于科技工作者们的元宇宙空间,沉浸式展现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光影流转间,科学魅力展露无遗。

“这是我们发明的一个手性配体,它的结构跟本届科技节的蝴蝶元素有一些相似。”在专属的沉浸式绿色化学世界,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丁奎岭介绍课题组开发的螺环骨架手性双膦配体SKP结构。“这个配体在于结构之美,更在于功能之美,它能够助力手性催化。”手性催化分子结构的美妙瞬间,这正是丁奎岭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他看来,科学家做科普是一个最直接的科学传播交流方式,只有与大众面对面互动,才能让公众更了解科学之美。

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领域不同,“元宇宙”红毯也会随之变化,正所谓“量身定制”。“来,和独属于自己的红毯合个影。”这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走上红毯时,主持人都会说的一句话。

《IT时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元宇宙红毯秀通过AI结合XR的可视化技术、无感知动态捕捉、2D转3D重建技术,实现传统实体红毯与虚拟元宇宙红毯之间的有机切换,带领观众从红毯走进专属每一位科学家研究领域的元宇宙科学世界。

当来自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两位科学家师咏勇和徐春走上红地毯时,在“元宇宙”的世界里,呈现出一个绚丽的大脑,这两位是研究脑科学的学者,他们和观众一起感受着大脑的神秘和复杂。人脑拥有近1000亿个神经元和100万亿个连接,是科学中最大的谜团之一,大脑的复杂和神秘也使它成为了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科研领域。

“科技传播红人”团队踏足的,是宛如一个清澈透明水晶打造的元宇宙。这片宇宙中的水晶,以多面体的独特结构,在天然光线的照耀下,展现出奇幻色彩,宛如科技之光洒落在每个人的生活角落,编织出一幅幅五光十色、绚丽夺目的光晕画卷。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表示,本届上海科技节突出引领性,把最新的、最前沿的科技,比如人工智能、量子、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传播给大众。

红毯之外,科技魅力“爆表”

除了红毯的璀璨,上海这座城市也在默默积淀着自己的科技力量,两周里,盛大的科技嘉年华将在上海的每个角落热烈上演。

“科技节要突出大众化,让科技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更多地深入到基层,走到广大市民当中去,通过通俗易懂、有趣好玩的形式走进公众、走进市民当中。科技传播也是一门学科,需要有专业的人、专业的表达方式,更好传播科学知识。”骆大进说。

科学普及,不仅是上海科技节的重要课题,更是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0多年前,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致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提出要制定蓄电池能源汽车的计划。现在,创始人曾毓群带领宁德时代拿下了超36%的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份额。

这是在第三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丁奎岭讲的一个故事,曾毓群是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丁奎岭曾问曾毓群,为什么动力电池锂电池能够做得这么好?“我们的电化学基础研究做得好、做得扎实。中国学者发表的电化学方面的论文占世界总数的40%以上。我们的产品足够好,我们背后培养人才足够强。”曾毓群回答。

在丁奎岭看来,从这个故事中能看到国家对科技创新布局的前瞻性和科学性。“科技传播应该大众化、专业化、国际化。”丁奎岭说,专业化,就是练好内功,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科技传播人才队伍;国际化,就是要走出去、引进来,让世界更多了解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姚期智是计算机算法、现代密码学和量子计算的国际先驱,2000年他荣获计算机科学的国际最高奖“图灵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在接受采访时,姚期智表示,目前中国在AI应用方面已经绝对处于世界前列,但在大模型解决方向、算力以及经验方面,都还有欠缺,这些赛道是必须要追赶的。比起已知的重要赛道,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新赛道。“譬如人工智能推理,这是一个当今大模型非常欠缺的部分,也是竞争高地。”姚期智最大的愿望,是期智研究院能够走出一条新的、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科学家能破译更多“密码”。

“野生网红”变身研究员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拓展人类认知的火车头,那么科技传播就是汇聚人才、汇聚资源的车厢。”丁奎岭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阐述了科技创新和科技传播之间的关系。

如果喜欢看科普,一定对“菠萝君”“稚晖君”“中气爱”等名字不会陌生。“菠萝君”李治中是拥有百万粉丝的科普作家“菠萝君”李治中,他创作的关于癌症的科普文学作品,曾获得多项国家级科普奖。

“癌症是大家平时不太愿意听的一个话题,但如果把癌症讲得通俗,也是大家所关心的。” 李治中说,在科普的过程中,很多人会对癌症和生命科学感兴趣,所以科普和科研一样需要创新。

创新的科普方法能让科学知识更易理解,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推动社会进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们主动投身科普、参与科普,但在科普实践中,往往会感到科普与科研之间的“错位”。

在李治中看来,以前做科普最大的瓶颈就是“体制外”。“我们是‘野生型网红’,有人说做科普是‘不务正业’。此外,国家对癌症科普有很强的管控,我们做直播,可能会被限制,作为科普作家,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知识让更多的人知道。”

李治中所说的问题,如今已经有了解决之道,上海在全国率先开设专门的科技传播中高级职称评审通道。在上海科技节上,包括“菠萝君”李治中、“混子哥”陈磊、“稚晖君”等在内的一批科普网红获得上海市科技传播高级职称。

在上海市职称评审中,科普工作者通常要与科研工作者“挤”同一个赛道,由于缺少对科技传播工作具体的评审细则,常套用科技咨询与科技管理的评审细则。这对于科技传播工作者特别是对在科普基地、场馆、企业等一线的科普内容创作者和普及推广者造成了严重阻碍,限制上海科技传播队伍的发展。

获得高级职称后,李治中在自己的网络名片中加上了“研究员”,“通过这次职称评定,大家在相应的领域,可以用更专业的科普态度和能力来推动科普。”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