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股

3万亿美元!英伟达市值首超苹果,行业大洗牌将至?

北京时间6月6日凌晨3点12分,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股价一度飙升至1222.99美元,市值突破30053亿美元,盘中一度超越苹果,成为仅次于微软的全球第二大公司,

就在华尔街质疑“英伟达能不能配得上2万亿美元市值”时,不到一个月时间,英伟达这家芯片巨头便迈入“3万亿美元俱乐部”,超苹果追微软,成为全球第二大科技公司。科技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值排名再次洗牌。

与此同时,作为英伟达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身价也水涨船高。他的净资产突破1000亿美元,成为《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16位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的“超富”之一,但仍落后于比尔·盖茨(Bill Gates)、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等人。

英伟达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

据报道,北京时间6月6日凌晨3点12分,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股价一度飙升至1222.99美元,市值突破30053亿美元,盘中一度超越苹果,成为仅次于微软的全球第二大公司,在华尔街巨头市值大洗牌中开启了新的篇章。微软市值为3.15万亿美元。

截至美股收盘,英伟达大涨超5%,连续三个交易日续创历史新高,市值一夜大涨14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4万亿元),总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3.01万亿美元),超越苹果公司(3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第二高的公司,仅次于微软(3.15万亿美元);英伟达今年累涨超147%。

自5月份公布全面超出预期的一季度财报以来,英伟达股价上涨了逾24%。该公司还宣布了“1拆10”的拆股计划,将于当地时间6月7日实施。财报显示,英伟达今年一季度的营收为260亿美元,经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6.12美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62%和461%。

据悉,该公司还创下了一个新纪录——2023年5月30日市值首次破1万亿美元,到2024年2月30日首次破2万亿美元,再到今天3万亿美元的“三级跳”,前后仅仅用了1年时间。为达到同样的目标,微软花了6年,苹果用时近4年。英伟达的强势崛起也改变了支撑美股标普500指数的“科技七巨头”格局。

英伟达发布新一代AI芯片Rubin

据外媒报道,6月2日,英伟达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Computex 2024(2024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发表主题演讲,并宣布英伟达Blackwell芯片现已开始投产。演讲中,黄仁勋宣布,英伟达将在2025年推出Blackwell Ultra AI芯片。下一代AI平台名称为Rubin,该平台将采用HBM4内存。Rubin下一代平台正在开发之中,将于2026年发布,Rubin AI平台将采用HBM4记忆芯片。2027年推Rubin Ultra,更新节奏将是“一年一次”,打破“摩尔定律”。

据悉,英伟达的第一款Blackwell芯片名为GB200,宣称是目前“全球最强大的芯片”。目前,供应链对GB200寄予厚望,预估2025年出货量有机会突破百万颗,将占英伟达高端GPU出货量的近40%~50%。

Rubin的问世距离三月宣布的即将推出的“Blackwell”型号仅有数月之遥,而Blackwell目前仍在生产中,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向客户发货。

那么,Blackwell究竟是什么呢?它的性能之强大,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在短短八年内,英伟达的计算能力、浮点运算以及人工智能浮点运算能力增长了1000倍。这速度,几乎超越了摩尔定律在最佳时期的增长。

黄仁勋宣布Rubin似乎加快了该公司本就迅速发展的AI芯片研发步伐。英伟达已承诺将按照黄仁勋2日所说的“一年一更”的节奏发布新的AI芯片型号。此前,该公司一直遵循着较慢的两年更新周期来推出芯片。

从Blackwell到Rubin的转型仅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这凸显了AI芯片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英伟达为保持其领先地位而全力冲刺的态势。

尽管AMD和英特尔在最近一财季的毛利率落后于英伟达,但这两家仍是英伟达的主要竞争对手,正努力迎头赶上。与此同时,微软、谷歌和亚马逊等公司也在争夺英伟达的领先地位,尽管他们同时也是英伟达的一些大客户。此外,还有大批初创企业也在努力进军这一领域。

“AI大战”已在硅谷彻底打响

当前,一场激烈的“AI大战”已经在硅谷彻底打响。

服务咨询机构Dealroom和Flow Partners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科技行业正进入以AI和自动化为代表的新创新周期。科技创新周期大概每二十年一次,之前的两次创新周期分别发生在PC时代(个人电脑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时代(包括向移动设备和云计算的转变)。

报告指出,市值总额达14万亿美元(约占标普500指数的32%)的美股“七姐妹”(英伟达、苹果、亚马逊、Meta、谷歌、特斯拉和微软),每年在AI和云基础设施上投资高达4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000亿元)。这些投资覆盖了从AI芯片、大模型,到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AI医疗等各个领域。

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是AI的硬件层和模型层,越来越多科技巨头正相互“厮杀”。比如,主导AI芯片市场的英伟达,正面临从同行到客户的集体围攻,微软、谷歌、亚马逊都在开发自家的AI芯片。

报告显示,今年以来,“七姐妹”已通过风投活动向AI公司投资了2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00亿元),超过了英国每年的风投总额,最受巨头青睐的包括OpenAI、Anthropic、Wayve等明星AI初创公司。

科技巨头在AI各个层面都有布局,重心主要围绕基础技术(大模型)和基础设施层面。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AI投资正在逐步向应用层转变。报告指出,AI应用存在大量机遇,围绕医疗保健、设备、媒体、软件云、气候、教育、国防、移动和制造业等领域,AI的经济潜力达50万亿美元。

业内人士指出,科技巨头们的终极目标是率先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尽管目前尚不清楚AGI的实现还需要多长时间,但可以预见的是,在这场新一轮创新周期中,AI将成为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黄仁勋或将登顶世界首富的宝座

随着英伟达股价再创历史新高,黄仁勋的个人财富也达到新的高度。英伟达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军者,其持续的创新与突破已使得其在业界占据核心地位。如今,英伟达所推出的先进技术即便再为惊艳,公众也觉得理所当然。

此前,有外媒曾作出预测,若英伟达能维持现有的强劲增长势头,其61岁的CEO黄仁勋极有可能在2025年之前超越埃隆·马斯克,登顶世界首富的宝座。届时,英伟达更有望跃升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彰显其在全球科技产业中的卓越地位。目前,英伟达的市值已紧随微软与苹果之后,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与实力。

而对于苹果而言,自2007年推出iPhone以来,苹果越过美国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但在今年,随着微软对AI的投入渐生成效,苹果将这一位置拱手让给了微软。截至6月5日收盘,微软市值达3.15万亿美元。

与英伟达在芯片市场所占据的绝对优势不同,苹果正努力应对iPhone需求疲软和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今年以来,苹果股价下跌了2%左右。

苹果即将将在北京时间6月11日举办WWDC(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外界期待此次发布的iOS 18能助推苹果加入AI手机的阵营。据媒体预测,iOS 18有可能带来更智能的Siri,还将提供照片修饰、语音备忘录转录、电子邮件及信息辅助撰写、改进Safari网页搜索等生成式AI功能。届时苹果能否重新夺回市值第二位同样值得关注。

本文综合每日经济新闻网、新浪科技公开信息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