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

主流媒体尝鲜AI数字人,这个赛道有多卷?

当地时间6月14日,2024年欧洲杯在德国慕尼黑拉开战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推出《AI球报——来央视频看欧洲杯》,以马凡舒为原型的数字人主播“AI马凡舒”带来对揭幕战赛况的解说。

火热进行中的欧洲杯不仅是媒体间的新闻大战,也是一场媒体数字人大战。

当地时间6月14日,2024年欧洲杯在德国慕尼黑拉开战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推出《AI球报——来央视频看欧洲杯》,以马凡舒为原型的数字人主播“AI马凡舒”带来对揭幕战赛况的解说。

央视频数字人“AI马凡舒”报道欧洲杯

这是央视频继AI王冠、AI王冰冰、AI手语主播聆语等之后,最新推出的数字人主播。人工智能正在持续赋能媒介内容生产,今年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显身手,而数字人主播赛道已持续火热多时。

央媒方面,总台此前就推出过数字主播撒贝宁、AI记者通通、虚拟主持人小灵等形象,央视网曾在2019年网络春晚中推出“小小撒、朱小迅、高小博、龙小洋”等数字人形象,总台新闻节目中也先后出现过“康晓辉、小东、小天、怡博”等数字人主播身影。

新华社数字人“新小微”

新华社曾于2018年推出以主持人邱浩为原型的全球首位超仿真虚拟主持人,后面依托新华智云还推出过“新小萌、新小微”等各类数字人形象。人民日报则推出过“果果、任小融”等数字人主播。

地方媒体也纷纷尝鲜。2022年9月,川观新闻推出“小观数字人”,实现了新闻播报、虚拟主持、互动直播等全智能视频服务能力,这是国内报业系统较早上线的AI数字人。2023年9月、11月,川观新闻又分两批上线了40个数字记者,构建起“1+40”的数字记者矩阵,实现了技术驱动智慧内容高效生产。

《齐鲁晚报》数字人形象

山东广电推出的“海蓝”曾亮相2023年两会前夕的《山东新闻联播》,参与热点话题评论;杭州电视台《杭州新闻联播》今年大年初一初二,因安排虚拟AI女主播“小雨”和男主播“小宇”出镜,让真人主播回家过年而引发网络热议;今年3月,湖南卫视综艺节目《我们仨》推出了虚拟导演“爱芒”,以助理导演身份与嘉宾共同参与节目。

数字人赛道内卷严重,据观媒·传媒大观察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至今,国内由主流媒体推出的数字人主播已近百款。

主流媒体数字人一览表(部分)

数字人主播主要有虚拟数字人主播和真人数字人主播两类。虚拟数字人主播依托技术和想象力合成,无现实人物原型,如林明美、洛天依、柳夜熙、华智冰等。虚拟数字人主播省去了建模、训练环节,具备原创知识产权,应用场景更多元,商业化开发空间也更大,但也存在着不具备受众基础、形象识别度差、人物不具有成长性等缺陷。

真人数字人主播以真实主持人为原型,采用真人声音和图像合成,依托深度学习技术进行大规模训练,建构出真人数字分身,是媒体数字化转型的产物,也是主持人价值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澎湃新闻早期推出的数字主播“小菲”

真人数字主播的优势在于有受众基础,自带辨识度,真人可与数字人分工协作、同场互动。当然,也面临着建模、训练等技术、人力成本高,工具人属性强烈等问题。

观媒·传媒大观察对AI数字人主播行业的未来发展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市场方面,今年4月发布的《2024年中国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年,我国虚拟人带动的产业市场规模为3334.7亿元,核心市场规模为205.2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6402.7亿元和480.6亿元。增长态势十分强劲。

政策方面,国家在鼓励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的同时,也在健全制度、加强监管。《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要求“推动虚拟主播、动画手语广泛应用于新闻播报、天气预报、综艺科教等节目生产,创新节目形态,提高制播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智媒时代加速到来,数字化生存正成为现实,产业链上游的技术提供方、中游的平台方和下游的媒体运营方需要协同创新、形成合力,共同探索传播、文旅、游戏、快消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推动行业迈向规范化、精细化、可持续发展阶段,为大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