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以来,中医药行业已经推出了超过20个相关的大模型。尽管这些大模型在影像诊断、智慧问诊等领域有所探索,但由于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复杂性,中医药的数智化进程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学术领域,复旦大学与同济大学共同研发了仲景中医大语言模型,而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及实验室则联合开发了“数智岐黄”中医药大模型。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联合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及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大学、信创海河实验室等团队合作研发了“天河灵枢大模型”。
在企业层面,华为与天士力合作建立了“数智本草大模型”,而成都中医药大学、百度和太极集团则联手发布了中药全产业链大模型“本草智库”。
从已发布的大模型来看,其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辅助问诊方面,同时也在中医药的原创和研发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
有专家指出,随着穿戴式设备的普及和影像学的发展,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方面相对容易取得突破,并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业界对于大模型的期望更多在于其能够在中医药的研发中发挥更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