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由实入虚,一探“元宇宙”的IP“虚实”?
随着元宇宙概念第一股Roblox于2021年3月在美国上市,元宇宙开始加速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陆续蔓延到各大行业,许多企业纷纷入局,因此有人称2021年为“元宇宙元年”。





“元宇宙”被写入武汉政府工作报告 还有哪些值得关注?
元宇宙,英文名Metaverse,这个起源于科幻小说《雪崩》的概念,在2021年大放光彩:从英伟达的老黄到脸书的小扎,从各路资本关注到国内的百度、网易、腾讯,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占位。

元宇宙场景有望放大IP价值,预计数字藏品最先落地
中信证券报告指出,IP(知识产权)价值放大的核心是跨媒介开发。我们测算文学类IP和潮玩形象类IP向第一外延媒介拓展后市场空间分别提升至324%/320%

元宇宙2021:寻找有价值的量变
有的人已经开始在元宇宙囤地;有的人在研究如何操控不同景深范围的空间触控;有的人拍卖一幅堆砌出来的NFT就能大赚几千万;有的人尝试用人工智能驱动虚拟个体在进化论中迭代升级,元宇宙中充斥着创业百态。

元宇宙就是虚拟世界?业界:其实元宇宙很“现实” 应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
在线游戏创作平台Roblox作为“元宇宙”概念股成功登陆纽交所,一代歌后邓丽君“现场”清唱“甜蜜蜜”,多家中外互联网巨头宣布在元宇宙领域的布局……“元宇宙”无疑成为2021年的热词之一。

元宇宙产业白皮书:互联网巨头将元宇宙视为未来更大流量入口
元宇宙无疑是2021年热词。这一年里,Facebook、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纷纷表态,资本闻风而动。这个1992年就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名词,在近30年后颠覆着人们的认知,开始改变商业的底层逻辑。


元宇宙如此“上头”,未来人们能分清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吗?
很多的专家都说,跟元宇宙相比的话,现在的技术都是微生物阶段,元宇宙的沉浸感和低延迟到是现在很多的设备根本无法完成的,所以现在还都是在加紧研发中。

C端不买单,B端买单难,元宇宙真能帮助人工智能技术学会赚钱?
今年“元宇宙”概念的横空出世,其火爆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当初的“区块链”,从万物皆可区块链,到万物皆可元宇宙。如果说一众互联网大厂围绕“元宇宙”概念不断布局还能理解的话

腾讯发布元宇宙报告:“元宇宙率”成为行业发展程度评分标准
元宇宙技术的出现本质是是因为人类媒介的纪录能力和传输能力极大提升,元宇宙就像现在的互联网一样,由许多公司提供的各种技术,逐步共同建设成的生态系统,具备逼真性和沉浸性(Hi-Fi)、开放性和协作性(Open)。




科学家与艺术家共话元宇宙的科技与人类共生关系
未来科学艺术论坛以“元宇宙景观下 · 科技与人的共生关系”为主题,邀请国内优秀科学家与艺术家,全面展望数字经济衔接下的未来社会生态,共同寻求人类社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没有数字技术,产业元宇宙无从谈起
元宇宙概念持续升温,Roblox、脸书、微软、腾讯、商汤等科技公司纷纷加速元宇宙基础设施建设。其实在“元宇宙”这个新概念诞生之前,人类在科学、科幻领域对此早有探索。


